年假後無心上班 6招克服「收假症候群」 陳玲芳 |2024.02.16 語音朗讀 5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專家建議,年假後的首個工作日,可安排較輕鬆的任務,避免一開始就承受過重的工作壓力。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真不想上班!」「想到上班,完全提不起勁!」隨著春節假期結束,許多人開始面臨所謂的「收假症候群」,你若出現焦慮、疲勞、睡眠障礙、頭痛、食欲不振以及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就要當心留意。對此,醫師提供「收假收心6撇步」,幫助民眾順利度過無心上班的窘境。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主任陳可家指出,「收假症候群」是一種普遍的身心反應,表現為回歸工作崗位或日常生活節奏時,出現身心「違和」的不適感。她提供克服收假症候群的六個收心撇步,讓大家的工作與生活,都能順利回歸正軌。放假前即規畫復工後的第一周工作計畫,可減輕壓力,幫助自己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圖/pexels收假收心6撇步1. 提前調整作息:在假期結束前幾天,逐漸調整睡眠和醒來的時間,讓身體適應正常的作息節律。2. 制定工作計畫:放假前即規畫復工後的第一周工作計畫,可減輕壓力,幫助自己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3. 逐步過渡:首個工作日,可安排較輕鬆的任務,避免一開始就承受過重的工作壓力。首個工作日,可安排較輕鬆的任務,避免一開始就承受過重的工作壓力。圖/pexels4. 保持積極心態:保持正面積極態度,與同事互相打氣,迎接嶄新的一年、全新的開始。努力工作,期待「下一個假期」來臨。5. 健康飲食與運動:維持均衡飲食,並進行適量運動,幫助身體恢復活力。6. 適當放鬆與休閒:日復一日的工作之餘,安排一些休閒放鬆的活動,如閱讀、散步或與家人朋友聚會,維持生活與工作之間的平衡。心理建設迎接挑戰透過「收假收心」策略,不僅有助於減少假期結束後的身心不適,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回歸工作前,應進行「心理建設」,重新認可工作的價值,與個人在工作中創造的成就。保持正面積極態度,與同事互相打氣,迎接嶄新的一年、全新的開始。圖/pexels陳可家特別強調,平衡工作與生活對每個人的重要性,建議民眾避免工時過長與過勞,下班後應給予自身充分休息和恢復的時間。如果收假後超過一周,仍感到「收心」困難,不妨尋求職場前輩或心理諮商專家協助。她說,收假症候群只是一種暫時性的調整過程,透過適當的策略和良好的心態,大都能夠快速適應工作節奏,迎接新一年的挑戰與機遇。 前一篇文章 用洗碗精擦鏡片 不易起霧 下一篇文章 起司補鈣真健康?這4種人少吃為妙 熱門新聞 01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2佛光會贈《365日》 泰國上議院珍藏2025.10.2403國際佛光會 3度獲公益金質獎2025.10.2304建築師揮灑狂想 太空鴨降落南韓2025.10.2305【歲時.節氣】霜降──草木搖落露為霜2025.10.2306越南中央佛教執委會 參訪光明大學2025.10.2307柬埔寨德崇國際機場 安奉金色大佛2025.10.2308【相守一輩子】隨時調整心態 守護婚姻2025.10.2309認識日本單位2025.10.2310風電機庇蔭 聰明羊群躲陰影涼快2025.10.2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睡眠好常運動穩定代謝 身體不發炎大腦不早衰身障者揮灑彩筆 勇敢跨越障礙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 抗老化少碰加工食品《高年級超進化》 銀髮實境秀29日首播霜降秋冬轉換時節 黑白食養補腎潤肺 作者其他文章防腸病毒、流感 洗手降25%風險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食安醫師顏宗海 教你打造無毒餐桌霜降秋冬轉換時節 黑白食養補腎潤肺長戴降噪耳機傷聽力 醫籲遵守60/60原則黑戶寶寶沒健保 公益勸募伸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