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中瓣」置換術 長者重啟自主生活

陳玲芳 |2024.01.24
411觀看次
字級
振興醫院集結心臟內外科醫師、心臟超音波醫師等多學科專業團隊,利用導管進行二尖瓣「瓣中瓣」的技術,替換新的瓣膜;團隊迄今已率先全台,達成1000例經導管瓣膜置換術。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台灣近二十年來植入大量外科生物瓣膜的病患眾多,但生物組織瓣膜使用久了,猶如皮革或塑膠般會老化,以致於瓣膜損壞而需要再次手術置換瓣膜。振興醫院表示,由於再次開心手術風險較高,因此使用經導管「二尖瓣瓣中瓣」技術,來取代已退化無用的外科生物瓣膜,順利成為開心手術置換瓣膜的替代方法。

83歲老奶奶,原本是一位充滿活力的長者,近期卻因肺炎引發呼吸困難、心悸及肺水腫等症狀,臥床近3個月。經詳細檢查後,得知奶奶十四年前因為心臟衰竭,動過一次心臟瓣膜手術,當時使用的是生物瓣膜,因為瓣膜退化、確診為二尖瓣「瓣中瓣」問題,需進一步治療。

振興醫院院長魏崢表示,每年大約會有2百至3百名患者需要施行生物瓣膜置換手術,但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為10至15年,使用久了,猶如皮革或塑膠般會老化,以致於瓣膜損壞,需要再次手術置換瓣膜,才得以延續生命。

由於再次開心手術風險較高,因此使用「經導管微創瓣膜置換新技術」,來取代功能已退化的外科生物瓣膜,讓病患開啟生命第二春的契機。

振興醫院集結心臟內外科醫師、心臟超音波醫師等多學科專業團隊,利用導管進行二尖瓣瓣中瓣的技術,替換新的瓣膜,整個手術過程順利,奶奶在麻醉醒來時就感受到大幅改善,同時也進行了系統性的康復計畫,其中包括物理治療和定期的追蹤檢查,醫療團隊通過規畫適當的運動和藥物治療,讓奶奶快速康復。

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李永在說,心臟的左右兩邊都有心房與心室,各個腔室之間具有瓣膜,瓣膜的功能類似閘門,能夠在心臟跳動過程中適時地打開與關閉以維持血流方向。當心臟瓣膜無法完全打開時,會造成「狹窄」,讓血流無法順利通過;而當瓣膜無法完全閉合時,就會導致血液「逆流」,讓血液從心室倒流回心房。

手術結束後,奶奶的身體狀況發生了奇蹟性的轉變,不僅呼吸恢復正常,術後能自行洗澡、上菜市場買菜、參與家庭和社區活動,不僅在生理上不必高度依賴家人的照顧,心靈上也獲得了全新的生命力。

振興醫院迄今已完成超過1000例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率全台之先,近來更獲得「經導管二尖瓣瓣中瓣手術亞太教學卓越中心」之認證,在記者會上進行揭牌儀式。圖/記者陳玲芳

振興團隊近期成功為第三位百歲人瑞,執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迄今已完成超過1000例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率全台之先,近來更獲得「經導管二尖瓣瓣中瓣手術亞太教學卓越中心」之認證,在記者會上也進行揭牌儀式,為振興醫院樹立另一個里程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