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俗諺】人媠閣有才情 媒人踏破戶橂

文/閒書生  |2023.12.14
366觀看次
字級

文/閒書生

這句至今仍普遍流傳於鄉里的諺語,意指「姑娘長得漂亮且有才華,是許多男人追求的對象,於是一批又一批的媒人前來提親,連門檻都被踩壞了」。

媒人又稱為「紅娘」,而紅娘的典故則源自《西廂記》。唐朝元稹的傳奇作品〈鶯鶯傳〉,被後人改成雜劇《西廂記》,戲劇裡的男主角張生與女主角崔鶯鶯,經由丫鬟紅娘的媒介順利結成連理。因此,日後媒人也被稱作紅娘。

媒人在中國的婚姻嫁娶中,扮演著牽線搭橋的作用,以前都是由女性擔任,因此台灣許多地方仍稱為男女姻緣牽線的媒人為「媒人婆」;不過,現代社會上已不再有此局限,男性當媒人的也愈來愈多。此外,媒人又分為兩種:一是介紹雙方認識的友人或長輩,另一種則是男方長輩的親朋好友。一般來說,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往往是媒人的最佳選擇。

中國古時的婚姻,注重明媒正娶。於是,媒人從提親開始,到訂婚、結婚這段期間,都扮演著中間人的角色,負責在男女家族間往返聯絡、協調,直至婚禮結束,並從中收取媒人費。早期農業社會思想觀念相對保守,男女多憑媒妁之言結為連理,坊間甚至還出現專門介紹結婚對象的介紹所。

然而隨著環境的變遷,在如今思想開放的年代,年輕男女多為自由戀愛,已很少透過媒人牽線。但依據坊間習俗,結婚時仍會找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或至親好友當個現成媒人,在結婚證書的「介紹人」那一欄簽名蓋章。

另外為了簡化繁瑣的手續與所費不貲的婚宴,公證結婚或集體結婚也逐漸盛行。若是法院公證結婚,就由法官擔任公證人;而機關團體舉辦的集體結婚,一般則是由負責人擔任公證人。「媒人」這個名詞,也已隨著時代變遷逐漸式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