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一花生百子,有子孫興旺的吉祥象徵;寺廟前常植石榴,則寓「小因大果」。圖/Bishnu Sarangi
石榴一花生百子,有子孫興旺的吉祥象徵;寺廟前常植石榴,則寓「小因大果」。圖/Leopictures
文/林念慈
記憶從錦囊裡滾了出來,在時光照耀下,成了發光的紅寶石,粒粒剔透──猶記那篇高中課文是〈憶梅姐〉,作者描述和梅姐一起看晚霞、吃番石榴的往事;我後來知道了「番石榴」非彼「石榴」,但並不妨礙青春綻放,如同夏花。
石榴花開得極豔,唐代杜牧曾形容:「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詩人擔心花開如火,若簪在髮梢,豈不燒壞了翠簪和秀髮?這是對石榴花最大的讚美。石榴本是屬於女性的,武則天便以「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重獲恩寵,那時「石榴」只是形容裙子的顏色;後來楊貴妃則喜歡穿著滿繡石榴的彩裙,她是紅顏,而群臣視之禍水,貴妃不肯收斂,偏要唐明皇下旨,讓滿朝文武都跪倒於石榴裙下,氣消了,卻也埋下禍患。前者深沉、善謀略,後者任性驕縱,於是開出截然不同的女人花,在歷史中搖曳。
這一襲羅裙的魅力不止於此。相傳從前有個單相思的讀書人,抑鬱而終,當他的棺槨行至女子的門前,竟再也不動了;女子嘆了一口氣,即便不愛,也要善待,她取出自己常穿的紅裙為他覆棺,隊伍才能繼續前進,算是了卻一樁痴心事。李商隱亦曾將早逝的心上人比做石榴,他認為石榴之美不遜於天上碧桃,但人間總有離散,而仙果能活上千萬年,多麼令人羨慕啊!
花開後,迎來了沉澱與豐收。
石榴一花生百子,其紋飾常運用於婚嫁用品上,若將兩株石榴種在一起,稱「夫妻樹」,而那夏華秋實的生命歷程,也像極了少女到母親的發展。西方神話裡,石榴是母神希拉的聖果,波提切利的畫作〈持石榴的聖母〉中,聖母與聖嬰共拿一顆裂開的石榴,裡面是飽滿的籽粒,暗喻母與子,以及信仰的弘揚遠播;而佛教故事中的鬼子母,手上也拿著一顆石榴,她受佛陀點化,從掠奪人子的惡女,成了天下婦女與稚子的守護神。
寺廟前常植石榴,寓「小因大果」。那紅豔欲滴、張狂如火的,也許是人對金權的野心,也可能是情愛的欲望,或對勝負的執念,種種因緣,在花開時便可預見結果,我們卻常常不知,甚至畏果不畏因,開成妖冶的姿態;我自覺不夠聰慧,但願心存仁愛,將心比心,結下一顆「吉祥果」,為人間灑播更多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