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棘魚 海洋資深活化石 文/李弘善 |2023.12.11 語音朗讀 218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琪琪圖/琪琪圖片提供/李善弘 文/李弘善腔棘魚,在4億年前的泥盆紀,曾經是地球上興盛的魚類,往昔認為早就跟著恐龍菊石在白堊紀滅絕。不過1938年耶誕節前夕,南非東倫敦博物館研究員拉蒂瑪卻在漁港發現一尾腔棘魚,可說是20世紀生物學界的盛事。1952年,以魚類學家史密斯博士為首的團隊,終於又在馬達加斯加附近發現另一尾,此後愈來愈多腔棘魚被發現,不過產地都限於非洲東岸。近來,不但發現了腔棘魚的新產地,還解開了其他的謎題,讓世人更了解這種超級活化石。化石多樣 非比尋常1997年,美國動物學家俄德曼和新婚妻子度蜜月時,意外在印尼蘇拉維西的市場發現腔棘魚,證明除了非洲東岸之外,這種比恐龍更古老的孓遺也棲息於其他海域。正因為如此,生物學家認為現生的腔棘魚有兩種:棲息於非洲東岸(也就是印度洋西岸)的西印度腔棘魚,還有分布於蘇拉維西海域的印尼腔棘魚。不過到了2018年,印尼漁夫在西巴布亞海域的衛吉島釣獲另一尾腔棘魚,科學家還是看到網路流傳的相片,才驚覺此魚非比尋常,但是終究晚了一步,只取得少部分組織。拜現代科技之賜,科學家可以用一點點生物組織,分析遺傳物質DNA(去氧核醣核酸)的含氮鹼基序列。這尾腔棘魚發現的海域,距離蘇拉維西有750公里,在深度300公尺的水域釣獲。由印尼與法國學家組成的團隊,取得剩餘組織的粒線體DNA加以分析,發現這尾腔棘魚與印尼腔棘魚的基因歧異度,高達1.8%,已經顯示發現新物種了。不過以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是如此,但是單靠一尾而且是殘缺的組織,畢竟無法讓人信服。截至目前,學界的正式紀錄,還是只有兩種腔棘魚。魚鱗圖輪 透露年齡魚類的鱗片與樹幹一樣,會因為環境因素與成長速度不一的關係,留下一輪一輪的圖形。起初根據1977年以及2000年的兩篇研究,科學家檢視12條相同的腔棘魚標本,估計壽命大約20歲。最近以法國、奧地利為首的科學家,重新檢視腔棘魚的鱗片,根據27條採自印度洋科摩群島的腔棘魚,總計有13條雌性、11條雄性、1條幼魚以及1條胎兒,身體長度從30.5公分至180公分,採集的時間從1953年至1991年。先前的科學家採用一般顯微鏡觀察魚鱗,但是這次運用了偏光顯微鏡,看出更多年輪。科學家輸入年輪、體長等參數,推算出腔棘魚應該可以活到100歲!這篇精采的研究刊載於2021年國際期刊《當代生物》。科學發現 保育呼應根據這篇2021年的報告,科學家也以新的方式檢視腔棘魚胎兒的鱗片,發現年紀居然已經5歲!這樣看來,腔棘魚的懷孕期可能長達5年,遠遠超過非洲象。根據解剖腔棘魚的紀錄,成熟雄魚的體長約120公分至129公分,換算成年齡為40歲到69歲;成熟雌魚的體長約160公分至179公分,也就是要到58歲至66歲才能繁殖後代!這樣看來,腔棘魚的性成熟年齡與壽命,都比先前的發現要多很多。腔棘魚的數量本來就稀少,雖然目前已經名列華盛頓公約(CITES)的保育物種,但是牠們的生殖能力如此薄弱,實在有必要重新檢視政策,才能收到更有效率的保育成果。 前一篇文章 徵稿啟事 下一篇文章 什麼是化石?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諾貝爾獎最接近數學一次?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神奇圓周率冒險從圓周率到太空骨折要不要開刀? 骨頭健康 預防重於治療 作者其他文章海洋裡群居動物——團結力量大 追蹤海洋動物有一套光害干擾小丑魚繁殖海洋中熱帶雨林怪頭丫髻鮫潛進海龍宮 奇妙深海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