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廖家廟的整體木結構上彩繪、屋樑上,還裝飾有造型奇特的獅座,以及藍漆圓窗灰色條紋的萬字圖案,呈現出調和樸拙的建築藝術風格。圖/文化資產處提供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歷時兩年,台中市定古蹟西屯張廖家廟修復終於完成,創下公私協力文資修復新典範。文資處今天表示,張廖家廟興建於日明治42年(1909)至大正5年(西元1916年)完成建築群落。由三川殿、左右護龍及二個山門連接形成一格局頗為壯闊的長形立面空間,建築樣貌自成一格。
此外,張廖家廟的整體木結構上彩繪、屋樑上,還裝飾有造型奇特的獅座,以及藍漆圓窗灰色條紋的萬字圖案,呈現出調和樸拙的建築藝術風格,令人讚歎。
歷史悠久的張廖家廟過去曾進行修復工程,但歷經多次地震及颱風侵害,仍讓建築有所受損。為此巿府爭取中央補助、並由巿府編列預算及所有權人自籌款,總計投入4936萬元進行全區修復,修復後除維持既有祭祀功能外,部分空間還規畫為展示區及研討室。
文資處表示,修復完工後的張廖家廟,日前舉行秋季祭祖大典及竣工典禮,未來家廟將維持由所有權人作為祭祀使用,並於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5時開放部分空間供公眾參觀,以公益開放方式來達到推廣古蹟文化資產保存及活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