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雲雨巫山

文/陳牧雨 |2023.11.28
1087觀看次
字級
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地表上的水氣上升到高空凝結成細小的水滴而形成雲,雲中的小水滴成長到一定的大小後下墜成雨。可見雲與雨互為表裡。

「閒雲不成雨,故傍碧山飛」,是宋代陸遊的句子。閒雲是指稀稀落落的雲朵,由於還不夠分量化成雨,所以只能依靠著山頭飄浮。當然,這也是陸遊對自己懷才不遇的自嘲。

清代金石大家鄧石如,曾經有一幅膾炙人口的長聯。上聯:「滄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廣陵濤、廬山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下聯:「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聯句構思精妙,氣勢磅礴,讀來令人拍案叫絕。其中「巫峽雲」被列為奇觀之一,我們不禁好奇,雲尋常可見,但為何獨在巫峽才稱奇觀?

其實,巫峽是長江貫穿巫山所形成的峽谷。巫峽兩岸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諸峰壯麗峭奇,且終年雲霧裊繞,因此除了有美景奇觀外,還多了一分引人遐思的神祕感。

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有巫山神女興雲降雨的故事。戰國時楚國宋玉的〈高唐賦〉中描述,有一次楚襄王與宋玉同遊雲夢之台,望著高唐祭祀的樓台,發現上面有奇怪的雲氣,一下子直上如聳立的山峰,一下子又馬上變了形狀,須臾之間幻化無窮。

楚襄王問宋玉,這是什麼氣?

宋玉告訴襄王,這是「朝雲」。接著說起以前楚懷王也曾來此遊覽,後來因為太累便睡著了。這時先王夢見了一位自稱為巫山之女的美麗女子,她獻出枕頭與蓆子給楚王,於是楚懷王與這女子有了一段露水姻緣。

巫山之女要離開時,告訴襄王:當你想念我時,我就在巫山的南面,或者高山的險要處;清晨是雲,傍晚是雨,每天早晚都在高唐之下(「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朝雲,就是巫山女神的化身。

李白〈清平調〉裡的「雲雨巫山枉斷腸」,就是用了這個美麗的典故。

也因為巫山雲如此具有特色,唐代詩人元稹才寫出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樣形容專情的名句。

雲聚成雨,雲雨變幻往往在一瞬之間。杜甫〈貧交行〉有「翻手作雲覆手雨」的句子,想來雲雨互變只在手掌一覆一翻間,因此以「翻雲覆雨」來形容世態或人心無常難以捉摸,真再貼切不過。

清代顧貞觀〈金縷曲二首〉亦有「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則是表示對世人的反覆無情與善變感到萬般無奈。所以,就認輸好了!

不過雲帶來雨,雨澤霈大地,萬物得以生生不息,所以「雲雨」也可以是蒙恩的意思。如《後漢書‧鄧騭傳》:「託日月之末光,被雲雨之渥澤。」以及三國曹植〈封二子為公謝恩章〉:「洪恩罔極,雲雨增加。」都是此意。

另外,有人也拿「雲、雨」來形容春花的美麗與繁盛。例如「杏花如雨,梨花似雲」或「杏雨梨雲」,這些詞句都是在盛讚春天的花朵繁盛如雲、綺麗如雨。

「慕虹霓盟心,蹉跎杏雨梨雲」,想想人生能得此美境,為此蹉跎光陰也不枉此生。



附記:由於〈高唐賦〉中描述楚襄王與宋玉同遊雲夢之台,因此有人認為賦中所稱「巫山」應該在雲夢大澤,而非現在眾所周知的巫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