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郭帆 人工智能提供超越的可能性 文/記者張揚 |2023.11.26 語音朗讀 38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埃及吉薩一家電影院參加電影《流浪地球2》的首映禮。圖/新華社2019年東京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揭曉,日本導演崔洋一(左)為郭帆頒發「金鶴獎」最佳導演獎。圖/新華社2020年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郭帆以《流浪地球》榮獲最佳導演獎。圖/新華社 文/記者張揚對於同樣懷揣電影夢想的青年創作者,郭帆直言,當導演和想像中的樣子存在巨大的反差。「實際上,你可能要花90%的時間去處理創作之外的一些工作。」《流浪地球2》上映半年多後,在審片室,郭帆仍在根據觀眾的反饋對這部電影的細節進行調整,再將修改後的版本更新在流媒體上。從一名法學院學生到電影導演,再到一舉斬獲中國科幻電影的最高票房,郭帆的成長之路似乎充滿了不尋常。電影熱映的背後,郭帆對於「膨脹」、「天賦」等自我認知產生了哪些變化,在中國電影博物館,新華社對郭帆進行了專訪。理解「膨脹」的義涵《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曾告訴郭帆,最好的科幻就是「在未來拍攝的紀錄片」。郭帆也將這份對「寫實」的追求帶入到了電影的創作中。面對《流浪地球》超過人民幣四十六億元的票房,郭帆和團隊在第二部的製作過程中一直在告誡自己不要膨脹,「忍著不要嘚瑟就好了」,但沒想到,這卻讓他們「沉底太深」,陷入對影片品質的偏執追求之中。談到《流浪地球》系列電影,郭帆透露,目前自己只打算拍到第三部,至於結局,他透露,將是「悲壯的幸福結局」。埋下一顆電影種子郭帆出生於山東濟寧,從小喜歡畫畫,十一歲時曾獲全國少兒書畫大賽繪畫組冠軍。在上高中前,因為電影《終結者2》,郭帆心中埋下了一顆拍科幻電影的種子。雖曾考慮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但是,當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在山東並沒有招生計畫。在家人的勸導下,最終考入了海南大學法學院。二○○三年畢業後,他仍未放棄導演夢,前往北京找尋電影機會,但遭到許多次的回絕,因此,他再次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對於同樣懷揣電影夢想的青年創作者,郭帆直言,當導演和想像中的樣子存在著巨大的反差。「實際上,你可能要花百分之九十的時間去處理創作之外的一些工作。」郭帆告訴記者,《流浪地球》的一個特效鏡頭曾經改了二百多個版本。「我們往往只通過單一鏡頭來評判視效水平,但其實最核心的是,要在有限時間之內生產大量的、有品質的鏡頭,這就是工業化的標誌之一。」和大師級導演相比,郭帆認為自己的藝術天賦「也就到那兒了」。他希望能夠通過對電影工業化道路的探索,為未來的創作者提供工具箱。被問及大陸目前在視效工業化和好萊塢頂級水平的差距時,郭帆回答在十年左右,但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為我們提供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郭帆還記得,當《流浪地球2》剪輯完成後,那收歸一屏的剪輯點徬彿人類的一段段DNA圖譜。在那個瞬間,郭帆理解了「電影是活的」,電影的生命力深深打動了他。郭帆得獎紀錄˙2012年,自編自導處女座《李獻計歷險記》,榮獲南韓第16屆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2014年,《同桌的你》榮獲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大獎。˙2016年,《李獻計歷險記》榮獲全球華語科幻電影星雲獎最佳原創劇本獎。˙2019年,《流浪地球》獲金雞獎最佳影片和百花獎最佳導演。 前一篇文章 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保護工程中心主任 陳卉麗 當文物醫生,要有一顆敬畏之心 下一篇文章 設計師 喬喬 用更有趣方式了解絲綢之路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無障礙咖啡集合店創始人】任家熠和「那伽樹咖啡廳」【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