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非遺傳承人 游玉瓊 傳承,也要有自己的個性 文/記者沈河 |2023.11.19 語音朗讀 4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俯瞰武夷山星村鎮製茶名村黃村。圖/新華社游玉瓊(左)指導兒子方舟學習武夷岩茶的木炭烘焙法。圖/新華社方舟跟著母親游玉瓊(右)學習傳統手工製作武夷岩茶。圖/新華社圖/新華社 文/記者沈河她,出生於武夷岩茶聖地星村,從小伴著茶香長大。她,17歲入行,師承大紅袍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陳德華。她是游玉瓊,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中,唯一的女性傳承人。十七歲入行,歷經三十幾年,游玉瓊對岩茶的製作、品種、山場洞若觀火。二○○六年,成為國家級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而且是唯一的女性。武夷山星村鎮被稱為「武夷岩茶第一鎮」,位於武夷山市西南麓,現有茶山面積五點三萬畝,大小茶廠一千多家,年產武夷岩茶五萬擔,占武夷山茶產業三分之一,是武夷山產茶重鎮。對游玉瓊而言,製茶首先源於祖輩遺傳的記憶,爺爺與外公是星村遠近聞名的製茶手藝人。小時候外公做紅茶,在一旁玩耍的她,有時候會幫著大人們抖茶。年幼的她,每次都會把茶抖得很均勻。父親游永生,是武夷山最早從事茶葉生產的茶人之一,他還是星村的老村支書。一九八五年,為增加村裡的財政收入,游永生帶頭復興當地岩茶產業,承包下一個茶廠。年幼的游玉瓊就已經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製茶,有一天要幫到父親。泡進茶廠鑽研岩韻一九八五年,這個十七歲的姑娘就走進了茶廠,成為茶廠裡第一個女員工。她想正式拜師學藝,按照一個年輕姑娘的理解,她鄭重穿上裙子、高跟鞋,去找師傅。師傅看了她一眼,說:你是來當千金小姐,還是來學做茶的?這是游玉瓊學到的第一課。「學習製茶的最重要認知,即茶是有生命的存在」她說,「做青,是一個『死去活來』的過程。搖青,換醒了茶的生命,搖一搖,它先活起來,再一搖, 才會有香。我每天都在感知茶的變化。有時候,你以為自己聞到的茶香出來了,但或許只是假象。製茶,靠的是一步步紮紮實實的經驗 。」「製茶入門,需要三到五年。前三年是學徒,要了解整個做茶的流程。想要非常熟練,至少還再需要兩、三年。」游玉瓊從內心親近茶。她和茶在一起,創造出各種茶品,她和茶獨特的情感鏈接與日俱增。游玉瓊說到茶,每一句話,都傾注了滿心的情感。她說,自己是個「植物藝術家」。「茶葉如同自己的孩子。鮮葉要變成什麼樣子,交到手裡的那一刻,我就要開始規畫了。刻意的雕琢,出不了真正的藝術品。我要做的茶葉藝術,可以是自然的,純粹的,美好的,大眾的,讓人能夠最大程度得到精神的滿足。」傳承同時持續創新她傳承傳統的製茶技法,但對「傳統」也有著自己態度。「我認定的傳統製茶,是奇妙的,是變化的,是能夠引導人不斷創新的一種規律。我有責任和義務,把這門祖宗的手藝傳給後代,把這門傳統的手藝推出山外讓現代人看到它,欣賞它,讚歎它。」傳承的同時,游玉瓊並沒有忘記創新。岩茶的味道太霸氣,涉茶未深的人很難接受。這個問題,引發了游玉瓊對製茶工藝的創新摸索。她思考的是,如何通過改良岩茶的傳統工藝細節,讓成品茶既有岩骨花香,更有滋味甜醇。她去請教福建農林大學、浙江農業大學的教授。在請教與交流中,游玉瓊分析山場和品種特點,逐漸掌握了改進方法,在岩茶工藝中,將走水和焙火的時機拿捏得恰到好處。了解她的人知道,她特別吃苦耐勞,幾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時間全「泡」在茶裡。「沒有什麼事情比做茶更讓我有興趣。除了陪家人出去,我就願意扎在廠裡。」在更多武夷山人眼中,游玉瓊是大膽的創新派。一九九八年,游玉瓊成立了「金佛岩茶研究所」,聘請專家擔任技術指導,每年投入大量經費,進行新品種的研發與攻關。一九九九年,游玉瓊引進茶葉採摘機,她成為大陸最早運用採茶機的茶人之一。二○○一年,她的茶廠開始使用電腦控製製茶機器,在武夷山岩茶廠家中頭一家啟用了全自動茶葉精加工生產線……如今的游玉瓊,不僅是茶的非遺傳承人,也成長為擁有五千畝茶山,四百多位員工的武夷山市永生茶業有限公司的掌舵人。 前一篇文章 【指揮家】閻惠昌 不拘一格,自成一格 下一篇文章 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保護工程中心主任 陳卉麗 當文物醫生,要有一顆敬畏之心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無障礙咖啡集合店創始人】任家熠和「那伽樹咖啡廳」【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