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遍路】淺草寺五重塔的前世今生 文/凱 |2023.11.15 語音朗讀 11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淺草寺五重塔夜景。圖/凱歌川國政所繪製之〈東京府金龍山淺草寺五重塔修復圖〉。圖/東京都台東區立圖書館資料庫淺草寺〈舊五重塔跡〉石碑。圖/凱 文/凱若要說起東京外國旅客聚集的熱門景點,莫過於從八世紀迄今、擁有千年歷史的淺草寺。雷門、寶藏門、觀音堂、五重塔,大抵是遊客會留心觀賞與攝影的亮點。從雷門入寺,可見聳立在左側,位於寶藏門與觀音堂之間的五重塔。在寺境右側的空地上,有著〈舊五重塔跡〉的低矮石碑,那是一九四五年以前的五重塔,經歷雷火、地震、戰災,多次樓起樓塌的立足之地。五重塔常見四角屋頂的形制,是平安時代由中國所傳入,塔內收藏著佛舍利。為信仰而蓋的建物,只能由下而上仰望、崇拜,不提供入內參拜或攀登。而伴隨佛教信仰的傳播,高聳的五重塔,多有皇家貴冑為展現雄厚的財與權,挹注經費所修建,使五重塔亦帶有權力的象徵意味。曾備受江戶幕府尊崇的淺草寺,是官方認證的祈願寺廟,兩度因火災燒毀的五重塔,也曾在幕府出資下重建。不過,隨著十九世紀末幕府退出政治舞台,五重塔的性格也有了不同的變化。淺草寺失去了幕府與諸侯豐厚的經費支援,加上明治新政府大力推動廢佛毀釋運動,甚至將淺草寺劃入公園預定地,寺產屢遭政府強制徵收,財力大不如前。一八八六年,五重塔進行維修,寺方特意開放民眾付費登頂參觀,藉以籌措修復經費。在畫師筆下的五重塔,描繪男女老少沿著搭起的鷹架,攀上塔外的屋頂登高望遠,一覽淺草周邊景物,乃是前所未有的新奇體驗。五重塔,不再是只能從底層仰望高不可攀的建物。進入二十世紀,日本諸多寺院的五重塔,像是大阪的四天王寺、京都的八坂塔,多有開放民眾入內參觀、攀登,曾蔚為流行。在二戰期間的東京大空襲中,淺草寺幾夷為平地。戰後,五重塔於一九七三年重建,更換了位置,也成了鋼筋水泥的建築。塔內除了頂層收藏聖佛舍利之外,底層則供奉觀音百尊與信眾所供奉的牌位,並定期提供每年三回開放祭祀之際,信眾休息的空間。回顧五重塔的前世今生,縱使登高攬勝已成歷史,但面向民眾、被賦予開放的性格,則是十九世紀以來,歷史發展的延續與遺產。 前一篇文章 【書藝心語】不自誇 下一篇文章 【歷史點滴】展示台灣:1948年台灣省博覽會 熱門新聞 01昆士蘭青年成長營 個個都是馴龍高手2025.10.1302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⑥2025.10.1203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善因妙果2025.10.1304國道客運慘澹 運量較疫前減36%2025.10.1205川普將訪埃及 尋求國際支持加薩和平計畫2025.10.1206朝鮮閱兵式 官兵騎白馬亮相2025.10.1207【詩】 寫在秋分之前2025.10.1408貿易戰再起 美加徵中100%關稅2025.10.1209馬克宏再任命勒克努 出任法總理2025.10.1210花蓮光復鄉清淤 急需勺子超人2025.10.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課本沒有的歷史】 日本降書與來自宜蘭的青年黃金發【寰宇采風】 愛丁堡城堡:蘇格蘭歷史的核心【府城巡禮】 台南看西街教會【人間菩薩的禪與纏繞──王卉娟創作展】 心中的菩薩【寶島踏查】神岡大夫第【藏在剪紙中的故事】日本法水寺日本館 作者其他文章【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東瀛紀事】京都城市光影 ──白河院與法勝寺【文化遺產】吉野山:南朝與修驗道發源地【世界行旅】京都東寺弘法市集【東瀛遍路】大阪也有清水寺【東瀛遍路】東山坡道上的八坂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