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紅燈竟睡著 原來睡眠呼吸中止症上身

王淑芬 |2023.11.07
325觀看次
字級
很多民眾睡覺鼾聲大作可能是口咽部阻塞,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上身。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患有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三高」慢性病的蔡男常覺得睡不飽,白天開計程車也會不小心打瞌睡了,即使一直喝咖啡提神,仍會恍神打盹,經就醫被檢查出來是患有嚴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阮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劉嘉鈞今(11/7)日指出,蔡男於就醫主訴睡不飽,開車有睡意也常會打盹,其家人也指蔡男會打鼾吵得令人無法入睡。

醫院為蔡男安排檢查,診斷出他是嚴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劉嘉鈞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在睡眠中出現週期且重覆發生上呼吸道,如鼻咽、咽喉部位阻塞,導致呼吸間歇或中斷,並於停止呼吸一段時間後,突然短暫暫停或倒吸一口氣,如果嚴重會造成呼吸道堵塞而窒息。至於呼吸中止症又分為中樞型、阻塞性。

劉嘉鈞表示,有約8成患者屬於阻塞型,至於中樞型則與一些慢性疾病及代謝性疾病有關。

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的主因在於口咽部阻塞,包括軟顎、舌根部位肥大或是肌肉鬆弛造成後倒,影響呼吸氣流的通過,另外因為鼻塞也會造成張嘴呼吸,更加重舌頭舌根以及軟顎後倒。

他說,患者不但睡覺時常失眠或淺眠、多夢、頻尿,醒來後會覺得愈睡愈累,口乾舌燥、疲倦、精神不濟,甚至感到頭痛頭暈、嗜睡容易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容易暴躁等。

醫生指出,有類似睡眠口咽部阻塞情形的民眾應先到耳鼻喉科評估是否為上呼吸道狹窄或是鼻塞、舌頭舌根軟顎肥厚等情形,再諮詢其它如胸腔內科、神經內科等。

耳鼻喉科通常會先評估患者口腔內構造是否有狹窄阻塞,也會使用鼻咽喉內視鏡檢查口咽、舌根等上呼吸道是否阻塞,也會做頭顱側面的X光檢查,或安排到醫院睡眠中心進行生理參數檢測,以利判定是否有呼吸中止症等。

劉嘉鈞指出,如果民眾有類似睡眠等問題不要輕忽潛在的危險,尋求專業協助解決,才能遠離睡眠呼吸中止症上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