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永福國小科學計畫課程。圖/教育局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為深化中小學科學教育研究,提升科教品質,南市教育局鼓勵學校申請國教署專案補助中小學科學教育計畫,近5年已24校次獲核定通過」,112學年度有3校獲核定通過,包括崇學國小「實施不插電運算思維課程對學習成效探討」、永福國小「科學探究與跨領域實作」、東區復興國小「都市科學新農園」,展現師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南市以「大手攜小手」扎根中小學科學教育,例如與成功大學合作辦理「全民科學周」活動,每年補助30萬元實驗教具及耗材,迄今已嘉惠超過70%以上中小學;另外也與台灣師範大學合作辦理「強化學生基礎科學能力營隊」,引進師資團隊,讓生物、物理、化學變得有趣好玩。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科學教育涵蓋科學課程、教材與教法,重視親、師、生間互動,因此每年都辦理多場次「親子科學營」、「科學探究營隊」等,希望可以扎根中小學科學教育基礎,養成學生具備探究與創造的能力,應用科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像崇學國小已連續9年獲專案計畫補助,指導教師張琬翔表示,此次研究專案是基於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的理念發展不插電運算思維課程,包含問題拆解、模式辨識、抽象化、演算法等教材與拼圖分合、神機妙算、分門別類、機器指令等活動設計,藉此提升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永福國小團隊以「科學探究與跨領域實作素養課程重塑-以國小資優課程為例」申請計畫,讓更多具科學資優學生透過科學探究與跨領實作的素養課程中,培養科學探索的興趣,甚至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議題,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