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林騰蛟常務次長與得獎者合影。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自民國70年起已持續舉辦43年,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文藝創作獎項,112年度頒獎典禮今日在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南海劇場舉行,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教師蘇恆毅,以作品〈蛇女之語〉拿下教師組戲劇劇本項特優。
評審認為蘇恆毅作品,藉由清姬與白蛇兩個命運相似的蛇女故事,結合中、日文化元素,跨越時空,將人性、獸性大膽呈現,以說理、抒情為主,展開相憐相惜的對話、省思,走向相伴同行的人生旅途,結構完整且實驗性強。
台北市建國中學教師江馥如以作品〈愛在網路蔓延時〉榮獲短篇小說項特優殊榮,作者講述一個關於「網路交友」故事,表層以第一人稱獨白體,用犀利的筆調呈現並嘲弄網路交友的各種怪現象;深層則以女主人公具體而真實的尋愛過程,反映了網路愛情的荒謬與虛無。
本屆最年輕獲獎教師、現年28歲任教於新北市立海山高級中學的徐雅薇,以〈人蔘交易中藥行〉榮獲童話項佳作,評審認為取「人生」的諧音作為題目的雙關設計,以中藥行作為其中奇幻的關鍵,正表現了一般人對中醫神祕但蘊含深厚道理的印象,其意象的運用極其貼切。
現年18歲、就讀新北市立三重高級中學三年級的江威霆,以〈羅絲帕〉獲得學生組戲劇劇本項佳作,是本屆最年輕的得獎學生,評審認為本劇表象為才子佳人類型劇,情節鋪排曲折有戲劇性,整體而言,敘事架構穩妥,雖情節稍入窠臼,仍見作者對於戲曲創作之熱情及企圖心。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生葉霑獲得戲劇劇本項特優殊榮,作品〈藝身〉描寫江湖賣藝的師兄妹榮哥兒、翠兒與富家馬夫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編劇者別出心裁,將人物關係外擴延伸至生前死後、年輕老年、性別交錯等不同層面,刻劃彼此之間愛恨糾纏的情感,「原創力」充沛且獨特。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三年級鄭廷祐以作品〈志學集〉獲得詩詞項特優,集古體、近體兼備,五七言皆有;詩作題材多元,除了學生組常見的校園題材外,也能關心時事,眼界不俗。〈清明與祖父至靈骨塔祭先父〉之「最是人間悲世事,不堪白髮送青絲」可見作者獨具的慧眼靈心。
教育部表示,文藝創作獎多年來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重視,許多當代名作家曾獲本獎項。本屆共有50位作者的53件作品自364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獎,在浩瀚文藝的星河中,又出現一批熠熠生輝的文學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