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大武壠族夜祭」即將登場,展演重現大武壠族祭儀及古歌謠,還有小林市集等。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一年一度的「小林大武壠族夜祭」將於甲仙區的「小林公廨」舉行,由於夜祭活動講究儀軌,所以當天正午起就有立向竹儀式等,系列文化展演重現大武壠族祭儀及古歌謠,還有小林市集、工藝特展等,都是小林部落文化復振的成果。
莫拉克風災重創小林村,很多族人一夜間天人永隔,但是族人堅韌的生命力,展現了他們十足的勇氣及守護原鄉的毅力,10餘年來,部落族人努力生存也梳理遺落的文化,並著手復振。
高雄市文化局今天指出,「小林大武壠族夜祭」將於10月29日晚上6時於高雄甲仙區小林里平埔文化園區小林公廨舉行。除了大武壠族太祖祭祀在入夜開向後的牽戲儀式,當天中午起有立向竹儀式,下午2時也有大武壠之夜的各族群文化展演,重現大武壠族祭儀及古歌謠等傳統,都是小林部落文化復振的展現。
文化局長王文翠指出,市府重視大武壠族祭典文化資產,已將「小林夜祭」、「阿里關夜祭」、「頂荖濃夜祭」登錄為高雄市3大重要平埔(大武壠族)祭典。
尤其在莫拉克風災後,市府協助重建小林公廨,鼓勵小林大武壠族做文化復振與培訓,包含族人在夜祭吟唱失傳已久之傳統古調,如挑選勇士的《巴達興》、祭祀太祖所唱之《祭品之歌》、「開向」後於公廨外男女同樂的《男女對唱曲調》等,都是小林文化的展現。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文化局特別介紹大武壠族文化,分享夜祭是分居三地小林大武壠族人難得的相聚時刻,所以儀式講究,包含一大清早的走標(Patahen)、公廨(Kuba)整建、立向竹(Malubiw)到入夜後的開向、牽戲(Unaunau)等祭儀,周邊活動還有刺繡、器具製作及手工藝品農創市集及大滿舞團古謠傳唱等文化展演。
今年的小林夜祭是小林五里埔永久屋基地重建後的第14次開向祭典,活動還邀集楠梓仙溪與荖濃溪的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布農等族群共襄盛舉,也以歌謠做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