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林育婕以心臟聲音為靈感

曾博群 |2023.10.24
508觀看次
字級
林育婕向教育部次長劉孟奇介紹自己的作品。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辦理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今日至29日於台北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辦理成果展,分享海外研習成果。輔仁大學林育婕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主修時尚,她將生理數據視為一種互動元素,將身體內部的聲音視覺化,並結合光雕投影技術,將動態視覺投影於實際穿著的服裝。

教育部表示,本次成果展以「請支援設計/設計請支援」為主題,闡述學員獲得國家支持赴海外培訓,並返國支援台灣設計的雙向循環,110及111年度間共有31位學員分赴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澳洲、丹麥、日本等9國、22所海外頂尖設計學府及知名設計公司完成進修與實習返國。

輔仁大學林育婕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主修時尚,在以心臟聲音為靈感的系列作品中,她將生理數據視為一種互動元素,將身體內部的聲音視覺化,並結合光雕投影技術,將動態視覺投影於實際穿著的服裝,使其成為一個具有身體感知和互動性的載體,該作品更獲邀在英國各地藝廊展出。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林逸菡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修習動畫、遊戲與互動碩士學程,製作了一系列混合媒體的實驗性動畫。她也參與了AR和遊戲等多個跨領域合作專案,進一步拓寬了自己的專業視野,期許未來能夠更深入地研究動畫的視覺表達和混合風格,為動畫產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熱情。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鍾秉紘在北歐丹麥的科靈設計學院進修社會設計碩士一年。進修期間他學習了社會設計概論、參與式設計方法、批判設計與團隊合作方法,並於該校的接案組織 DigiHUB 擔任學生設計師,負責網頁設計的案子。
 
國立成功大學蕭伃君在德國柏林白湖藝術學院深刻體會到實際動手做的重要性,設計初期不糾結於紙上細節,而是通過動手製作產品草模、快速迭代來釐清產品的可行性,並藉由實體化的原型與利害相關人有效溝通,設計收尾階段再專注細節的檢視,確保設計語言的完整性。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任乙天在過去一年於歷史悠久的雪城大學參與Master Science Program,著眼於未來、能源以及建築等三個面向的結合,從不同的尺度討論建築與能源的關係,學習表現也贏得雪城建築學院2023 The Luther Gifford Prize (雪城大學建築學院成績首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