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攸關發育 多喝這個是關鍵

 |2023.10.19
570觀看次
字級
小兒科醫師指出,多喝優酪乳可增加腸胃吸收力、養出健康腸道,幫助孩子骨骼健康成長,讓發育更完整。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孩子如果消化不良,當心生長發育較差。小兒科醫師指出,消化問題有可能是孩子腸道不健康的警訊,可能起因於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若增加腸胃吸收力、養出健康腸道,可助孩子順利成長。

台灣營養基金會最新「國中小學童生活習慣及腸胃問題現況調查」結果出爐,高達90%學童近3個月內曾遇到消化不良狀況,更有30%以上學童每周至少出現1次以上,腸胃健康令人擔憂。

腸胃健康攸關發育

台灣營養基金會董事、營養師吳映蓉表示,該調查針對1157分問卷抽樣統計,結果顯示曾發生脹氣或腹瀉等消化不良情況者,平均身高較同齡矮。

她舉例,以國中1年級來說,曾出現消化不良者,平均身高較無消化不良者矮9公分;營養吸收不佳者,較吸收佳者,平均身高也相差8公分。

她解釋,腸道內的細菌種類超過100兆個以上,例如好菌、壞菌及伺機菌等等,而人體有70%免疫細胞在腸道中,一旦壞菌多於好菌,腸胃健康就可能受影響,一般最直接表徵為便祕、消化不良、脹氣等。

調查還顯示,近40%學童平均每2至3天排便一次或更少,甚至超過80%的學童在3個月內,曾出現脹氣或腹瀉等問題。

除了消化問題,腸胃健康也會影響營養吸收力。開業小兒科診所院長王韋力表示,大部分營養由小腸吸收,小腸藉由表面指狀突起的絨毛增加吸收面積、提升吸收力,當腸道菌相失衡,壞菌會破壞小腸絨毛、減少小腸吸收面積,影響營養吸收力,進而導致骨骼發展等發育受阻。

除了消化問題,腸胃健康也攸關營養吸收力,進而影響骨骼發展等發育。圖/freepik

不良生活習慣影響腸胃吸收

王韋力指出,腸胃健康是長時間累積的成果,良好的飲食習慣、睡眠足、多運動能增加好菌,幫助改變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反之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會增加體內壞菌,讓營養吸收力亮紅燈。

吳映蓉說明,調查顯示96%學童,曾出現至少1項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久坐、睡少及運動少。

65%學童平均每日久坐超過7小時,且此情形有逐年級攀升趨勢,國小4年級僅50%每日久坐7小時,國中1年級卻達73%。

近80%學童平均每日睡眠不足9小時,低於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建議的每日9至12小時,但近70%家長可能忽略孩子有睡眠不足問題。

多數學童運動習慣不佳,不到10%的學童會每天運動,其中有34%的人運動時數低於30分鐘,不僅未達運動強度,更遠低於國際建議。

腸胃健康是長時間累積的成果,良好的飲食習慣、睡眠足、多運動能增加好菌。圖/freepik

優酪乳可維持健康腸道

吳映蓉表示,1項腸道微生物菌相研究指出,喝優酪乳能幫助補充好菌、修復小腸絨毛細胞、協助營養吸收,促進成長發育。

她表示,一般市售優酪乳1瓶含200億個以上活性乳酸菌,同時富含鈣質、蛋白質,吸收效率好;且優酪乳中的大部分乳糖都已被轉為乳酸,即使乳糖敏感者也能飲用。

此次調查發現,學童若天天喝優酪乳者較沒有消化問題,對照國小1年級與國中3年級,天天喝優酪乳者較1周以上才喝1次者,平均身高高出7公分。

王韋力也補充,因好菌、壞菌爭奪需要時間,非1天就能達成菌相平衡,因此建議每天補充優酪乳,才能讓好菌定殖在腸胃道中,養出健康腸道、增加吸收力,才能幫助骨骼健康成長,讓發育更完整。

資料來源:孩子腸道好菌多「比同齡長高7公分」!醫:天天喝「1飲品」是關鍵

優酪乳能幫助補充好菌、修復小腸絨毛細胞、協助營養吸收,促進成長發育。圖/freepik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