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 (IOF)指出,「髖部骨折」更是造成長者臥床、失能甚至死亡的「老人殺手」。65歲以上長者,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 36%,比起「罹癌」更加致命,嚴重程度不容小覷。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10月18日「世界更年期日」前夕,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指出,更年期除了 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疲倦、失眠、情緒起伏外,還常伴隨健康問題,如骨鬆可能造成的髖部骨折,熟齡婦女不可不慎!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國人平均壽命為 79.84 歲,近五年平均餘命為 80.71 歲,婦女平均餘命高達 84.11 歲。另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的人口推估報告,顯示我國將於 2025年開始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 20%。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婦女健康照護委員會」召集人蔡永杰指出,女性更年期平均年齡約50歲,亦即約有三分之一以上歲月,會在更年期後度過。如何珍愛自己,陪伴家人度過這特殊且不算短的時期,是個重要課題。
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 (IOF)指出,預計到 2050 年,「髖部骨折」將成為造成長者臥床、失能甚至死亡的「老人殺手」。依據統計, 65 歲以上長者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 36%,比起「罹癌」更加致命,嚴重程度不容小覷。
蔡永杰醫師提醒,骨質疏鬆除了會造成身高變矮、駝背外,更可能一不小心就骨折。骨質疏鬆機率,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並於65歲開始驟增,女性得到骨質疏鬆的百分比,更是「高出男性一倍以上」。
資料顯示,超過50%的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將發生在亞洲,而台灣髖骨骨折機率為全亞洲第一。為此,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攜手衛福部國健署及各縣市衛生局,於10月18 日「世界更年期日」,在台北、彰化、高雄、台東、 澎湖等地舉辦聯合民眾衛教活動,透過醫師、心理師、營養師等專業分享,教妳如何面對更年期及預防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