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吸血放大看

文/楊婷婷 |2023.10.11
729觀看次
字級
圖/琪琪

文/楊婷婷

顯微鏡是一個奇妙的發明,透過它,能看見許多神奇的畫面。科學家經過顯微鏡,發現蚊子有超過150個受體,包括觸角和長鼻上的蛋白質,可幫助牠們找到有效的叮咬對象。

蚊子可謂是最讓人討厭的生物,一有機會就會吸血,而且吸血的過程比我們想得複雜許多。

由於人類在正常呼吸時,會吐出二氧化碳,而蚊子對二氧化碳的特殊味道特別吸引,牠們會用傳感器來測定人類的汗水溼度,於是科學家們發現,當蚊子靠近人類時,就能檢測到體溫,以及從人們皮膚中飄出的揮發性脂肪酸物質,而進一步吸血。

6根細針 吸血餵幼

蚊子叮咬人類吸血用的是「嘴」,而牠的嘴並不只是一根小矛針,這個複雜的系統是由6個細長的針狀口器組成,科學家稱之為「管心針」,每個口器都會刺穿皮膚,找到血管,使蚊子容易吸血。

雄蚊是不吸血的,只有雌蚊才會吸血,當雌蚊刺穿皮膚時,將6個針狀部推入時,牠的柔性唇狀鞘會向上捲起,並留在外面。其中兩根被稱為「上顎骨」的針具有微小的牙齒,可以讓蚊子看穿人類的皮膚。科學家認為,它們就像鑽頭一樣鋒利,人們甚至幾乎感覺不到牠在咬合;另一組針稱「下顎骨」,在蚊子鋸入皮膚時,會將組織分開。

第五根針是用來刺穿血管,事實上,蚊子不會隨機發現人體皮膚裡的血管,科學家發現,第五根針的受體,會對人類血液中的化學物質做出反應,這些化學物質會像「一束氣味」似的,向上飄過組織,幫助引導蚊子的針到達血管,一旦進入血管,這根針也就充當「吸管」。

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弄清楚蚊子叮咬的解剖結構並收集細節,來弄清楚這個叮咬系統是如何運作的,目前研究得知,當雌蚊吸血後,腸道充滿血液時,牠會從液體中過濾出有營養的紅血球,並將水排出體外,因為紅血球提供了大量的蛋白質成分,排除水分可以讓牠從攝取的血液中,營養多出5到10倍,以便足夠支持牠的幼蟲。

唾液傳播 病媒毒害

蚊子的第六根針被稱為「下嚥」,也就是將蚊子的唾液滴入人類的體內,因為牠的唾液中,含有保持人類血液流動的物質,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這個成分,血液在接觸空氣後,往往會立即凝固掉。蚊子的唾液是一種強大的物質,能使我們的血管擴張,阻止我們的免疫反應,並潤滑昆蟲的長針,並且也是危險病毒和寄生蟲的傳播途徑。事實上生物學家發現,牠的唾液只要20分鐘內,就可到達人類肝臟,是一個非常快的過程。

因此經過科學家、微生物學們的證實,得知隨著蚊子進化出吸血的習慣後,一些病毒也遵循了這個路徑,成為人類傳播的病毒,因此,為了減少感染蚊媒疾病的機會,要時時清理環境,才能杜絕蚊蟲滋生,減少被蚊蟲叮咬、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