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堤圖的水盆》
圖/小典藏提供
文/黃汶婷 繪/艾蜜莉.維德洛
《波堤圖的水盆》光是書名就讓兒子唸了好幾遍,跟著封面出現的主角水獺母子的視角望過去,不得了,水盆裡竟然有一隻舉起來的手,主角睜大眼睛驚嚇的神情,封面圖畫一開始就呈現了懸疑感,讓讀者先玩起了猜猜樂,讓人好奇的想一探究竟。
「天氣真是太熱了!」畫面中沒有出現太陽,但金燦燦的草地確實讓人感受到豔陽的威力,晾衣服的水獺媽媽,和小水獺波堤圖日常的對話,肯定讓好多孩子羨慕,不想午睡竟然可以泡水,靈光一閃想泡在水盆裡的波堤圖,用一個小小的澆水壺來來回回取水、倒水,為實現心願而付出努力,讓人拍手叫好。
小小個子大大體貼
當波堤圖第一次看見刺蝟一家正在他的水盆裡喝水,畫面是站在遠處凝望的小小身影,我和兒子在這一頁不禁停頓了下來,好奇這時波堤圖的內心會有怎樣的自我對白?最後他沒有打擾的默默成全,小小的個子卻有著大大的體貼。沒想到緊接著,竟然出現一隻蜥蜴在波堤圖的水盆裡划船,波堤圖還應著蜥蜴的要求製造波浪,這個配合的舉動讓人好笑又感動,接著還會有什麼呢?
劇情高潮迭起,出現在眼前的每一幕都讓人意想不到,怎麼離泡水的目標愈來愈遙遠?連集體來洗衣服的土撥鼠都出現了,當波堤圖低頭看著澆水壺的沮喪,動物們同時回眸看他,時空彷彿凝結在那一刻,「噢,天啊!」直到波堤圖大哭出來的時候,兒子的眼光也跟著泛紅,抬頭看著我,好像讀到他也曾經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的委屈;或許是生活中也有好多、好多次事與願違的傷心?當付出努力卻沒有如願以償的心情?不被別人理解的難受?在兒子內在過往所壓抑的感受,在波堤圖大哭的淚水裡,跟著得到釋放。
冥冥當中明白什麼
當貓咪說:「早點說嘛!」跟著動物們一起回到事件的原點去看,波堤圖從頭到尾都沒有為自己發聲過,而小動物們合理的以為可以這樣、那樣,不也是我們在平時與人應對常常會發生誤會的原因嗎?說清楚講明白之後,突然間所有的動物們都變成了好幫手,同心協力一起將水盆裝滿的畫面,真是太療癒了。
動物們圍繞著裝滿的水盆,原以為這就是一個超完美句號,萬萬想不到,就在大家鬆了一口氣,以為故事要結束的時候,竟然還有轉折。繪本封底停留在這個問句:「波堤圖最後能不能順利泡到水呢?」真的不能在這裡劇透,留待看倌們打開書本自己去感受。
現實生活中,我們很難跟孩子解釋,當事情發生不如預期的時候,該怎麼看待?甚至有時候連我們大人也很難面對,不按照自己劇本走的狀況發生,該怎麼做?讀完這本繪本,心情像洗了三溫暖,我們好像也跟著波堤圖接受這一切的發生,從一次次的驚訝和心疼,得到了釋然。
無需太多言語,在身體裡迴盪的感受,卻好像已經在冥冥當中明白了什麼,於是會想趕緊再回頭重新細細品味波堤圖整個午後所有發生的過程,結果是什麼,好像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只想重新沉浸在每一個有趣的畫面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