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過敏全身癢令人難受,一名年近六十歲洪姓男子就算吃抗組織胺藥物,藥效退了又開始東抓西抓。醫師提醒,不少人以為避開過敏原即可,但過敏成因多元,營養素缺乏也可能導致。
醫師指出,組織胺是一種身體的保護機制與神經傳導物質,除了參與免疫反應,且會調節腸道功能,若組織胺過高,則可能會導致過敏、腸躁症、腹瀉、鼻塞、疲累、熱潮紅等現象。
造成高組織胺主要有三大原因,顏佐樺說明,首先是身體接觸到過敏原,可能導致免疫細胞過度活化,進而釋出大量組織胺,再來則是食用含高組織胺的飲食如可可等。
此外,若缺乏組織胺代謝需要的營養素,如B群、鎂、鋅、維生素C等,也都有可能影響組織胺代謝能力,進而使組織胺濃度過高。
醫師表示,上述個案經檢查後發現是甲基丙二酸過高,顯示其營養素B12不足,且葉酸(維生素B9)也偏低,因此判斷應該是因為B群不足影響甲基化代謝,進而導致組織胺代謝受影響,造成組織胺不耐,癢症才因此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