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藝師傳承技藝 屏東縣舉行無形文化資產授證與追思

羅智華 |2023.09.16
332觀看次
字級
屏東縣無形文化資產授證暨追思儀式於屏東總圖舉行。圖/屏東縣府提供

【記者羅智華屏東報導】為表彰藝師保存與傳承技藝,讓文化資產永續流傳。屏東縣政府昨天於屏東總圖五樓演講廳,舉辦無形文化資產座談會暨授證與追思儀式,頒認定證書給15位保存者與團體、以及9位終生成就獎。

秘書長邱黃肇崇表示,屏縣多元族群累積豐富的文化資產,感謝受獎的藝師及團體,竭心盡力為傳統文化藝術奉獻,展現無形文化資產的活躍性與文化多樣性。

授證保存者及團體有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陳勝在、布袋戲明興閣掌中劇團、排灣族歌樂 enelja屏東縣西西古文教協會。傳統工藝-木偶製作蘇明雄、琉璃珠qata江雅蕾。口述傳統-Puljetji佳興Taljiyalep家族婚禮歌謠屏東縣普樂地文化資產傳承保護協會。傳統知識與實踐類-屏東縣魯凱族手紋杜秀英、柯梅花。

民俗類-東港朝隆聖堂湄洲朝天閣天后元君駕前護衛聖將東港朝隆聖堂管理委員會、Puljetji佳興部落手紋董白金花、屏東縣普樂地文化資產傳承保護協會、恆春搶孤及爬孤棚恆春鎮福德宮管理委員會、下淡水溪六庄頭義勇公做大功屏東縣下淡水溪義勇公文化協會、屏東縣魯凱族手紋杜秀英(Kwalrimi∙Palrimuday)、柯梅花(Thaulalui∙Palribulungu)。

另有9位已故藝師獲終生成就獎,分別為恆春民謠朱丁順、排灣族口鼻笛許坤仲及金賢仁,琉璃珠qata雷賜、排灣族木雕莊太吉。Puljetji佳興部落手紋劉楊甜、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veci’nua lima)文化湯瑞葉、李江金香,魯凱族傳統石板屋建造技術顏柱、排灣族kulalu口笛與lalingedan鼻笛製作技術許坤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