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積極學習成長 經營美滿人生

 |2006.02.05
5572觀看次
字級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日前發表一份以《國人進修行為大搜查》為題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台灣二十至四十歲參與進修的人口,平均每人一年花費在自我進修上的金額為一萬八千元,可以看出國人對於「終身學習」的觀念已逐漸重視。

這項調查是去年底在網路上進行的,在回收的有效標本中,有高達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同意「一輩子都需要持續進修」才能跟得上時代前進的腳步,不至於很早便遭淘汰的命運。這些願意終身學習,持續進修的人,進修的範圍和內容,隨著年齡而不同。

一般來說,年輕人喜歡學習「溝通表達」一類的課程,以改善自己表情達意,與人交流時,能給人良好的印象,使自己能為他人所接受,由而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在職場上發展。其次是「儀態、禮儀」一類的課程,俾能凸顯自己的儀表,贏得友誼與信賴。

年長的人,喜歡的課程,主要的是「養生保健」,希望能遠離疾病侵擾,得到健康,享受滿足快樂的人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由於社會變遷迅速,原有的倫理規範解組,造成人內心苦悶適應困難,導致憂鬱症盛行,所以像「心靈成長」這一類的課程,也受人歡迎成為熱門的選擇。

由調查結果可以知道,參與進修的人口中,女性多於男性,兩者呈二與一之比,不單在性別上有明顯的差異,在年齡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幾乎所有進修活動的參與者都以三、四十歲的女性為主,這種情況與日本、南韓極為相似。無論是參加讀書會、聽演講,參加說明會或座談會、看藝術展覽、聽音樂會、看舞蹈或戲劇,到社區大學、婦女教室上課、向圖書館借書等與有關的學習活動,參與者的性比例都相當於女二男一。

這些青壯年有意進修者,在選擇進修時,是以能否獲得學位、學分、證照為最優先考量的標準;在領域方面以語文、電腦多媒體、理財、企管等最受青睞,也就是以實用為重;一般人文課程、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之類都少能引起進修者學習的興趣。

從這篇調查報告,引發我們一些想法。一是希望大家明白,一個人欲求避免迷惘悲苦的一生,成為有生存能力,懂得生活之道,清楚人生發展方向的成熟人,在此變遷迅速的社會必須要靠繼續不斷的學習。希望任何年齡的人都要參與進修活動,並非只限於三、四十歲的人。

二是目前樂於終身學習者泰半是女性,男性則有種種藉口逃避學習活動。日本近十幾年因女性的自我成長,已經與男性出現文化素養上的落差,引發高齡離婚潮,許多高齡女性已不再忍耐「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配偶,而主動提出離婚的要求。男性要及早自省,謙卑學習以勿遭同樣的命運。

三是學習的領域應逐漸擴大,工作上應用的專業知能固應更新精進,一般生活上、情緒管理、價值澄清、兩性相處及人文精神與生命意義的追求,要能兼顧;四是目前參與進修活動者主要以獲得學位、學分、證照等為主,但除此之外,人的一生還要學習擁有自我實現的能力,人道關懷的情操,同時經營美滿而豐富人生的智慧與實踐的方法,也不可偏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