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午後甜點有解方

文/張雅婷 |2023.09.02
2993觀看次
字級

文/張雅婷

「嗅覺療法」近幾年廣泛在腦科學領域被討論,探討在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憂鬱症等的輔助療法功效。

2004年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公布,開啟了嗅覺研究熱潮,後來陸續證明了人類的1000多個嗅覺受器基因家族,約占所有基因3%。但是沒想到高達65%的基因碼是沒有被使用的!

「……氣味出現後通常至少十分之四秒才形成嗅覺,相形之下,看到影像只要花千分之四十五秒就能形成視覺。所以嗅覺不但啟動慢,關閉也不靈敏。」

最近重新出版的一本書《嗅覺之謎》,作者赫茲博士在書中有一段說到,比較「爆米花」在不同感官形式的線索下,喚起的記憶:爆米花影像、爆米花爆開時的聲響、單純聽到「爆米花」這個詞、玉米粒觸感、爆米花氣味。結果,由氣味回憶往事時,杏仁核(腦部情緒中心)活化程度比藉由影像或其他感官更明顯。

在《奧地利奶奶給你的居家芳療小藥鋪》裡提到一種「取代午後甜點的擴香配方」,可以使下午常常覺得疲累、沒動力、想吃甜食解饞,有時與血清素太低有關,讓人瘋狂想吃碳水化合物的衝動,得到解方,那就是利用精油的配方調和,據說可以讓我們避免過度攝食甜食如巧克力的衝動喔!



對抗午後想吃甜點的擴香配方:

羅安息香 Styrax tonkinensis.1滴

橙花 Citrus aurantium.1滴

甜橙 Citrus sinensis. 2滴



註:摘自《臺安醫訊》,作者為臺安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