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也有壓力嗎?

文/林育安  |2023.07.25
1424觀看次
字級
圖/琪琪

文/林育安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不同的壓力,例如在職場,有工作和業績壓力,學生則有讀書、考試、寫作業和升學壓力,那麼你是不是想問,動物是否也有壓力呢?我們就一起探索這個問題吧!

野外的動物每天也跟我們人類一樣,都存在著不同的壓力,當馬在草原上吃草時,牠們並非一直低著頭埋頭苦幹地吃著草,而是會隨時抬起頭來,並稍作停頓遠觀四面的狀況,並且會抖動其耳朵聽聽周邊是否有任何聲響,隨時保持警戒的狀態,以防肉食性動物的襲擊。

顧盼警戒 身不由己



野牛也會隨時保持警戒的狀態,並且會拚命且快速的採食草類,將草類經由食道送入瘤胃中先做貯存,之後就會找尋安全的地方休息,並將原本貯存在瘤胃中的草料搓揉成一塊一塊圓形的食團,再經由食道送到嘴中慢慢的咀嚼約1分鐘後,成細小的食團時再吞下去到重辦胃。

群居性的動物有其社會的行為,當牠們在吃草時,則會安排警戒兵,隨時注意周邊的狀況,若有任何風吹草動時,警戒兵則會發出急促的叫聲提醒同伴們有危險,此時群體就會快速的奔逃以躲避肉食性動物的追殺。

叫聲信號 引伴逃離



然而警戒兵除了發出急促的叫聲外,亦會用其他方式發出危險信號,例如羚羊,牠們會左右擺動其尾巴露出臀部白色毛,同伴們知道有危險,會快速逃離。

生活於非洲大草原的疣豬,當其要從洞穴中出來時,總是會小心翼翼的先將頭稍微探出來,利用其聽覺和嗅覺先了解洞穴外圍周邊的狀況,是否有肉食性動物埋伏於旁邊,在這個過程中疣豬隨時繃緊神經並且保持緊戒的狀態,若有任何閃失時,則會一命嗚乎哀哉!

肉食性動物並不是跟我們人類一樣三餐都有得吃,因此,當牠們要進行獵捕時,會先進行觀察獵捕群中哪隻是牠們要獵捕的對象,圍捕的策略、匍伏前進到多少公尺遠的距離時,要採取怎樣的攻擊方式,除了要全神貫注外,並且也要隨時留意周遭是否也有其他肉食性動物會突擊。

在哺育階段的母貓,為了保護其幼貓,就會發揮其母愛的光輝,將其幼貓吃下肚子裡,牠認為將幼貓放在肚子中是最好的保護,卻不知幼貓已死,無法再復活了。

壓力啟動 戒備敏銳



也有研究指出,當鳥巢築在靠近人類居住噪音吵雜之處,和築巢在空曠寧靜野外的地方做比較,發現在噪音吵雜之處築巢的雌鳥,其蛋的孵化率,比在空曠寧靜野外築巢的雌鳥孵化率低,顯示噪音會對雌鳥產生一種無形的壓力,降低雌鳥的孵蛋時間和次數。

經濟動物方面,也有研究人員分別進行播放軍歌進行曲和浪漫的音樂給二組產乳的乳牛群聆聽,結果聽軍歌進行曲的乳牛群,其產乳量低於聽浪漫音樂的乳牛群,顯示太高亢的軍歌進行曲會使乳牛產生壓力,而浪漫的音樂則可以使乳牛精神放鬆並增加乳量的分泌。

當飼豬、雞飼養場的飼養空間太過於密集時,或是餵飼的飼料桶不足,以及飼養舍內通風不良時,會有打架的行為,也是因為感覺壓力的關係。

動物和我們人類一樣,在其日常生活中都會有各種不同壓力,當壓力產生時就會反應在其生理、行為和生產方面,並且血液中腎上腺素的含量也會有上升趨勢。小朋友們應該了解了,動物也是有壓力的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