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初心】認識一年五季與二十四節氣

文/陳慧娟 |2023.07.15
7946觀看次
字級
學會把握五色五味飲食觀,並攝取當令食材,與天地接氣,即是最好的食療養生。圖/123RF

文/陳慧娟

我們從古人養生調理智慧與自然界五行,認識了木、火、土、金、水這五種自然界屬性與養生的關係,並從五色五味的飲食觀中學會把握攝取當令食材,與天地接氣,即是最好的食療養生。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依次循環,氣候則是由溫變熱,轉而為涼,再進而為寒,自然萬物也依次生、長、收、藏,得以生生不息。研究或習讀漢學古籍中醫的人都知道一年有「五季」,才可對應到木火土金水之五行。二十四節氣是古人為了因應務農時節,透過觀測五季不同的氣候,所衍生出的一套生活方針。其中將春、夏、季夏、秋、冬畫分為二十四節氣;每個季節可與不同的臟器對應,再各自細分成小節氣,彼此間相隔15天,組合成一套包含生活起居、飲食習慣和養生保養,能供後人遵循的指南。

春季

春天是一年之初的季節,萬物都從沉寂的寒冬中甦醒,充滿著綠意和希望,剛入春之際,天氣往往還帶點寒涼,乍暖還寒、忽冷忽熱的天氣容易讓人體一時難以適應,要多注意保暖的措施。

春天的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對應腑臟:肝、膽

圖/Pexels

夏季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陽氣最旺的時節,但同時也要注意氣候炎熱所帶來的酷暑,在飲食上除了需要避免太過上火的食材外,也別因為貪圖清涼而吃了過多的冰品。否則容易造成寒氣太重的情形發生,反而會出現頭暈、體內溼氣排不出來等不適症狀。

夏天的節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

對應腑臟:心、小腸

圖/Pexels

季夏

季夏是特別從夏季延伸出來的中醫分類,僅有兩個小節氣,分別為「小暑」與「大暑」,也就是進入所謂的「三伏天」,主要是因為這兩個節氣正值炎炎酷暑,氣溫往往居高不下,在飲食與起居上必須要特別留意。

季夏的節氣:小暑、大暑

對應腑臟:脾、胃

圖/Pexels

秋季

一年之中最重要的養生時節莫過於秋天,不僅是因為即將入冬,還延續著前一季的溽暑,使人感到燥熱不喜,身心靈都極需來場「換季」保養。

秋天的節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對應腑臟:肺、大腸

圖/123RF

冬季

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霜降」過完後,緊接著就是入冬,此時草木日趨凋零、蟄蟲休眠,所有萬物都趨向靜止,人也不例外。有別於其他季節提倡早起,在冬天可以稍微賴一下床,讓身體在棉被中稍微避寒就溫後,再起身準備開啟新的一天。

冬天的節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對應腑臟:腎、膀胱

圖/Pexel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