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褒忠 花鼓踩街吃飯擔 軍中情人的故鄉 文/人間社記者周美瑩 |2023.07.03 語音朗讀 985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早期「五年千歲遶境吃飯擔保平安」留存下來的紀念杯碗。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馬鳴山鎮安宮元宵遶境吃飯擔,各界信眾挑飯擔進廟埕。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馬鳴山信眾準備的普度供品。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公園」九龍巨船。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鄧麗君出生地文化園區,展示鄧麗君相關文物。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褒忠國中校園內的花鼓陣大壁畫。圖/褒忠國中提供鄧麗君文化園區為閩式三合院建築,也是鄧麗君的出生地。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鄧麗君出生地文化園區,展示鄧麗君孩童時期踏進演藝圈的照片。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褒忠有獨樹一幟的「花鼓陣」文化。圖/大廍花鼓村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周美瑩雲林縣有20個鄉鎮,其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褒忠鄉,卻擁有獨一無二的「花鼓陣」、「吃飯擔」文化,其中「馬鳴山吃飯擔」登錄為雲林縣無形文化資產;褒忠也是「亞洲歌姬」鄧麗君的故鄉,每年都在鄧麗君幼年故居舉辦音樂饗宴。根據《台灣府志》記載,褒忠開墾之初,先民以當地沙崙遍生埔姜樹,因此取名「埔姜崙」。乾隆51年(1786年)發生林爽文事件,埔姜崙也遭侵擾,由張源懃、張明義兄弟號召鄉勇抵抗,並與清軍聯手平亂。張氏兄弟事後受封為官,乾隆皇帝以庄民協防有功,賜名「褒忠」,即「褒獎忠義」之意。馬龍相會 地名意義深遠日據大正9年(1920年),日人將「褒忠」改回「埔姜崙」舊名,與土庫庄合併。台灣光復後,再從土庫鎮劃分出來,成立褒忠鄉。褒忠最知名的馬鳴山,原名「馬龍山」,相傳17世紀初,陳姓先民來台開墾時,以當地有「馬鞍崙」與「翻龍崙」等綿延的沙崙,被堪輿家視為「馬龍相會」的吉地,因此稱為「馬龍山」。但是,1920年台灣施行「地方制度改正」,地籍人員登錄時,誤將「馬龍山」登錄為「馬鳴山」;1945年二戰結束後,村民原本有意正名為「馬龍山」,後來考究「馬鳴」二字,竟與佛教祖師「馬鳴菩薩」同名,認為意義深遠神祕,因此沿用至今。五年千歲 元宵節吃飯擔馬鳴山鎮安宮主祀「五年千歲」,相傳清康熙元年(1662年)居民奉祀的古神鑾示「草港有天神駕臨」,村民前往觀望,果然發現一艘王船,上有3尊神像,以及寫有「代天巡狩五年千歲」紅綾、香爐、籤詩、藥籤各一冊,於是迎回建草壇奉祀。清末瘟疫盛行,村民求助鎮安宮五年千歲消災禳疫,出巡繞境褒忠、東勢等地五股十四庄,由於繞境範圍廣大,隨香人員眾多,村民於是輪流準備簡單的飯食,以扁擔挑到廟口,供隨香人員食用,發展出「馬鳴山吃飯擔」民俗文化。馬鳴山「五年千歲」由於科儀保存完整,內容豐富多元,於2019年獲文化部公告為國家重要民俗。鎮安宮前的「五年千歲公園」占地遼闊,園區內有奇岩異石、人造瀑布、庭園景觀、石洞地道、九龍巨船、景觀鵲橋、神像石雕、觀音池等,號稱全台面積最大的寺廟主題公園。熠熠星光 回味經典歌曲有「亞洲歌姬」之稱的鄧麗君,曾被馬來西亞《南洋商報》評為「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華人歌手」、CNN更將她列為過去50年最具影響力的20位音樂家之一,由於她經常參加公益活動與勞軍,因此也被稱為「永遠的軍中情人」。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出生於褒忠鄉田洋村,他的父親鄧樞是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的河北籍軍官,曾落腳基隆、宜蘭等地,後來隨部隊移防到褒忠鄉,當時攜有軍眷的軍官,必須自行借租民房,因此一家人便借租章笨、章張素霞的三合院,鄧麗君便是在三合院中誕生的。雖然鄧麗君在褒忠鄉居住的時間不長,但當地居民組成鄧麗君文化協會,爭取到將她誕生的故居列為歷史建物,並修繕924坪的閩式三合院,成立「鄧麗君出生地文化園區」,園區內有鄧麗君出生的房間,大抵保留當年樣貌,包括竹床、竹椅、竹凳、竹搖籃、竹櫃子等,並有黑膠唱片體驗室,可聆賞鄧麗君的歌聲。花鼓原鄉 獨特宗教藝陣馬鳴山有蓬勃的宗教民俗活動,因而帶動「花鼓陣」的發展。花鼓陣又名「花鼓弄」或「翻鼓陣」,是從農村早年閒暇表演活動「跳鼓陣」改良而來。馬鳴山鎮安宮是台灣「五年千歲」祖廟,各地信徒前往進香,「跳鼓陣」是常見陣頭。根據記載,1961年適逢鎮安宮五年大科祭典,當地居民林成裕認為「跳鼓陣」相當有趣,於是與友人一起練習,後來組團出陣,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名為「花鼓團」,從此一炮而紅,後來才改成「花鼓陣」。褒忠大廍是「花鼓陣」發祥地之一,當地在清朝是糖廍(糖廠)所在地,因製糖事業發達,人口聚集,因此稱為「大廍」。大廍早年的花鼓陣成員都是男丁,後來才有婦女組陣,成為獨樹一幟的文化,居民稱自己的村子為「大廍花鼓村」。 前一篇文章 彰化.二林 王爺托夢彩虹橋 白色戀人蕎麥香 下一篇文章 南投.魚池 明潭映月水沙連 湖光山色絕塵寰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5【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09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花蓮.卓溪 山靈共舞八通關 人熊和諧潤心灣台東.大武 焚風故鄉迎山海 人文慢旅續風采 作者其他文章雲林.水林 開台第一庄風采 古韻水林傳百載雲林.莿桐 獻納米香傳千里 花海古厝映晨曦媽祖同慶佛誕節 北港朝天宮響應【雲林.台西】阿拉伯回族後裔 國境之西添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