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知】 溼壁畫(上)

文/陌上君  |2023.06.30
1445觀看次
字級
圖/Ming

文/陌上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歐洲教堂內的壁畫在幾百年後,還能保存得如此完好?顏色還能如此鮮明?到底使用了什麼方法?說起來,這得歸功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歷代藝術家對繪畫技巧、材質的不斷翻新、探索,才能帶來如此巨大的成果,其中以溼壁畫的藝術成就最高,創造了許多流傳後世的稀世珍品。

溼壁畫(Fresco),原意是「新鮮」,這種繪畫技法需要在牆壁或天花板上塗上幾層灰泥,趁灰泥還沒乾燥前,把研磨好的礦物質色粉和清水調成顏料,描繪在溼灰泥牆上。待灰泥乾透後,畫作就成為牆壁的一部分。

用這種方法繪製成的壁畫經久不壞、不易剝落龜裂、色彩持久鮮明。這個特點,正好符合宗教藝術作品為能長久教化信眾、傳達信仰和教義的目的,以及歷久彌新的需求。從中世紀末開始,溼壁畫在歐洲宗教藝術中得到發揚光大的揮灑空間。

但是,這種繪畫方式需要畫家有高超的技巧,因為灰泥乾燥速度很快,在灰泥乾燥前,畫家必須分秒必爭,果斷、準確並迅速將顏料正確無誤的描繪上去,不幸畫錯也難以塗改修正。於是,畫家只能計算一天可以畫多大的面積,藉以畫定一塊塊區域,再敷上相應面積的灰泥,然後按計畫一步步描繪出完整的畫面。

如果大家有機會到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參觀米開朗基羅舉世聞名的穹頂畫《創世記》和壁畫《最後的審判》,就可以明顯看出每個區域之間有明顯的接縫,判斷出繪製的步驟和順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