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67歲的李寶康是全國總統盃健美比賽的常勝軍,2013年他首次參加健身協會比賽,就拿下亞軍,63歲摘下首面全國總統盃健美比賽冠軍獎牌;已從職場退休的他,仍繼續指導、參與健身活動,呼籲大眾不要忽視老年人的能力。李寶康說:
「體能訓練絕不分年齡,歲月也從不是阻力,束縛你的是不願下定決心。」
02
中華職棒全壘打王林智勝小時候因為家境不好,曾跟外公一起撿回收維生;9歲那年,他因不用付學雜費,而加入台南善化國小棒球隊,並遇到恩師王子燦,開啟棒球路。2003年,他踏入職棒殿堂,今年4月成為中職首位達成300轟的球員。林智勝說:
「我會繼續努力,不會停在這裡,會打到不能打為止。」
03
南韓詩人羅泰柱一邊寫詩,一邊當了43年的小學老師,至今共發表近4000首詩作、出版超過50本詩集,在2014年成立公州草花文學館,並開創草花文學獎鼓勵創作;他指出,現代人心靈疲憊、不快樂,他希望自己的詩能夠成為良藥。羅泰柱表示:
「我的願望不是成為有名的詩人,而是有用的詩人;寫的詩不是有名的詩,而是有用的詩。」
04
莊舒羽從小就有一個主播夢,她透過訓練及參與活動,改善自己的英語口說能力;她就讀高中期間,創立《高中聲》Podcast頻道,為同學提供新課綱、升學等資訊,今年她以特殊選才管道,錄取中正大學紫荊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莊舒羽表示:
「只要努力抓住夢想,夢想就會實現,勇敢做夢吧。」
05
周秀惠於1999年開始接觸拼布,她每天利用各種不同的布料做實驗、設計,並不斷學習、進修;除了成立工作坊,也在社區大學推廣拼布,還向日本老師學習,並取得日本文部省認可的「日本手藝普及協會」講師證書。周秀惠說:
「創作拼布要有耐心與毅力,享受一步一步趨近完美的感覺,更重要的是──與人分享的喜悅。」
06
1969年,日本國寶級演奏團體鬼太鼓座在佐渡島成立,秉持「立地而奔、立地而鼓、立地而舞」的精神,團員每天清晨4時起床,長跑、做早課、粗食、讀書、習樂,希望讓樂迷能感受到太鼓的波動與能量。鬼太鼓座座長松田惺山表示:
「到世界各地演出是鬼太鼓座重要的工作,藉由與全球的觀眾互動,傳達打鼓心情,進而消弭國家、宗教與種族的界線。」
07
詹鳳春是全台唯一一位女性「樹木醫生」,專攻樹木醫學及生理學;她在日本學習並考取樹木醫執照,回台後致力於拯救在地老樹;她強調,救樹不僅是施肥和噴藥,而是要觀察、尊重樹木的需求,提供適切的治療方法。詹鳳春表示:
「大家必須深刻認知到,是人類需要樹,不是樹木需要人類,與大自然共存才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08
41年來,吳忠富在中國大陸四川臥佛院裡,守護大陸最大的臥佛像;雖然他沒上過學,但他知道自己守護了大半輩子的臥佛是重要文物,除了每天的「例行檢查」,他晚上還會帶著手電筒,再到佛像前仔細查看。吳忠富說:
「只要我還走得動,就會一直守護這些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