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食有味】 莫道蓮心苦

文/林念慈  |2023.06.12
1513觀看次
字級
圖/吳景騰

文/林念慈

五月賞蓮,穿越層層碧浪,入夢中的芙蓉埔,江南可採蓮,觀音、白河亦是蓮葉何田田,花香傳十里;六月,來一碗冰糖藕粉蓮子湯,藕粉淡香,蓮實清甜,一入口,夏天便圓滿了。

希臘故事中,食蓮者樂而忘憂,蓮子平肝火、降心火,確實能緩和情緒。不過要吃新鮮蓮子可不容易,得先從蓮蓬裡取出蓮子,再去外殼、種皮,最後小心翼翼地剔除蓮心,享用鬆軟綿密的好滋味;取出的蓮心也是寶,夜裡難眠,泡杯蓮心茶,亦有安神舒眠之效。

而傳統婚俗必備「棗、生、桂、子」,蓮子就占了一席,象徵「連生貴子」,新人奉茶時,要將完整的蓮子放進茶杯裡,不能切開,避「拆開」之忌諱,亦不能「去衣」,因為去了外衣後呈白色,於喜慶場合不宜,可放糖蓮子,加倍甜蜜。

在北宋詩人楊萬里眼裡,造型縝密的蓮蓬如蜂窩,而蓮子自然是巢中的「蜂蛹」了,〈食蓮子〉云:「蜂不禁人採蜜忙,荷花蕊裡作蜂房。不知玉蛹甜於蜜,又被詩人嚼作霜。」蓮子比蜂蜜還甘甜,也只有詩人能吃出雅趣和詩意;而蘇東坡〈蓮〉云:「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以「旋」字形容想大快朵頤之急切,並以清露、冷月比擬蓮子風味,更添了超俗的想像空間。

宋代高翥歌詠蓮花:「坐忘佛土三生夢,來結人間一夏涼。」蓮花有宿世佛緣,不著水,乃清淨、聖潔的象徵,花容端正,不枝不蔓,且質地柔軟,還散發著妙香,在在使人聯想到佛陀的慈容,與極樂世界的永恆之美。昔日牧羊女以乳糜供養佛陀,使其恢復體力,於十二月初八日證道,為紀念此事,後世佛教徒以八樣食材混煮成「臘八粥」:米、胡蘿蔔、青江菜、花生、蓮子、白果、豆腐和芋頭;八寶材料可以略作抽換,只要心意至誠,總能備出消渴除飢的熱粥,敬獻天地,也供養人間。

蓮心如母心,更是雖苦無怨的佛心,因為那不是塵世間的自艾自憐,而是苦他人之苦的悲憫,方能處汙泥而無染,保持自性的清淨。人生辛苦,所以別再為了瑣事而自苦,應敞開心胸,為了理想去「苦心造詣」,吃得苦中苦,一步一腳印;也要「用心良苦」,以自身的清芬去影響他人,多說些溫暖、鼓舞的話,為世界綻放一朵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