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為毛孩驅蟲 獸醫分享挑藥撇步

陳玲芳 |2023.06.06
722觀看次
字級
獸醫師提醒,每月定期為毛孩驅蟲,是阻斷毛孩與飼主發生傳染病的關鍵。圖/亞典行銷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隨著人口結構與生活型態變遷,國人飼養毛孩比例日益增長,依據農委會寵物登記統計顯示,家養犬貓合計登記數量在去年底已超過222萬隻,顯見現代社會對於毛孩健康照護的龐大需求。獸醫師提醒,每月定期為毛孩驅蟲,是阻斷疾病發生的關鍵,呼籲飼主選購時應留意驅蟲藥的藥性是否溫和,避免使用含「有機磷」等高毒性成份,或選擇獸醫師推薦的驅蟲藥品牌,方能保護毛孩身體健康。

楊動物醫院院長楊靜宇獸醫師表示,由於國人觀念的改變,飼主與毛孩的關係也從看門顧家進步到如同家人般親密,更期許毛孩能夠以健康的身體長久相伴,因此,相較於過往寵物醫學以治療疾病為主,現今則更著重於預防方面,而三餐吃飽、睡好、每月按時驅蟲,正是打造毛孩優質健康生活缺一不可的關鍵。

楊靜宇說,跳蚤等寄生蟲擁有驚人的繁殖能力,跳蚤在短短24至48小時間即可順利交配產卵,一生可誕下高達2,000顆蟲卵,若在毛孩身上發現有寄生蟲的蹤跡,家裡的環境極有可能早已淪陷為寄生蟲大本營,更有數據顯示,95%寄生蟲是以肉眼難以察覺的形式遍布在家中,光靠清潔打掃無法完全消滅。

數據顯示,95%寄生蟲是以肉眼難以察覺的形式遍布在家中,光靠清潔打掃無法完全消滅。圖/亞典行銷提供


尤其是毛孩共享家庭環境,已成為現代社會常態,若是沒有落實每月定期驅蟲,不僅會帶來家裡環境汙染問題,甚至可能成為飼主與毛孩的健康隱患,一旦不幸碰到帶有傳染病之寄生蟲,恐導致嚴重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外出散步,是維持毛孩健康的最佳活動之一,但若缺乏寄生蟲防範觀念,反而容易使飼主與毛孩,身陷傳染病危機。炎炎夏日來臨,許多蚊蟲、跳蚤伺機作亂,叮咬不僅容易引發紅腫、搔癢難耐,嚴重還可能發燒、頭痛,對於無法言語表達的毛孩與小孩來說,僅能不斷地搔抓皮膚,若未能及時制止,傷口破裂反覆感染,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只有每月定期驅蟲,才能降低疾病發生率。

隨著寵物預防醫學不斷精進,市面上的寵物驅蟲藥已相當普及,包括口服藥、滴劑、噴劑、防蚤項圈等不同品類,藥效品質上也愈趨友善安全。楊靜宇指出,每種驅蟲藥的藥物成分與效力不同,飼主應考量寄生蟲種類與個人生活習慣,替毛孩挑選兼具安全性與效力的產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