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法語》萬事由心 星雲大師 |2023.05.25 語音朗讀 320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法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間上的千差萬別,都是由我們的心所變現。圖/unsplash 佛法講「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間上的千差萬別,都是由我們的心所變現。內心歡喜,則歡喜的氣氛隨之而到,看什麼都如意;內心不平,則事事不能順心,見什麼都厭惡。萬事由心,所以我們要好好觀照這顆心,有四點意見:第一、心模糊,萬事不入耳目:心要明朗清晰,才能以智慧洞澈事物的本質;心若模糊不清,則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無味,學習的成果也就有限。好比視力模糊,則看不清事物的真實面;訊息傳遞模糊,則是非不能明,難以做決策;讀書心不在焉,則有斷章取義之險。所謂「心安茅屋隱,性定菜根香。」要先穩定自己的心性,心地才能清明而不模糊,也才能專心意志。第二、心疏忽,萬事不可收拾:心不可疏忽,疏忽了,小則人我嫌隙,大則危害生命。《關尹子》曰:「勿輕小事,小隙沉舟;勿輕小物,小蟲毒身。」綜觀社會,因為一時的疏忽,釀禍成災的案例比比皆是,舉凡火災、車禍都是。因此,凡事應當謹慎,語言疏忽,是是非非就多;人我疏忽,摯友也可能反目。總之,謹慎小心,總比事後的懊悔不及好。圖/unsplash第三、心執著,萬事不得自在:心有所偏頗、心有所計較、心有所執著,則萬千的事情都不能得到本來面目,亦不能回歸自然。所以,凡事要能看得開,看得開就能安心;思想要通達,能通達才能面面俱到。心不執著,煩惱魔軍不攻自破;心有執著,身心不得安寧。因此,要給自己多一點轉圜的餘地,人生才能過得如魚得水,自由自在。第四、心罣礙,萬事不能適意:許多人本來日子可以過得安然適意的,卻因為罣礙著名利、罣礙著錢財、罣礙著親朋故舊、罣礙著種種人我是非,甚至美醜胖瘦,而不得快樂。所以,要想獲得歡喜,要先讓自己跳脫功利、本位主義所帶來的牽掛,才能感受除此以外的淡然喜悅。一個人不願將心門打開,就無法自我突破極限;反之,心中充滿快樂的人,散發出來的也會是快樂的氣氛,帶給人的也是歡喜和樂。圖/unsplash人的身體就好比一座村莊,心就是村長,領導著村民-眼、耳、鼻、舌、身步向正軌,盡其所能發揮效用。心模糊了、心疏忽了、心執著了、心罣礙了,所行所為,就將漏洞百出,不能圓滿。「萬事由心」,所以要時刻省察自己:第一、心模糊,萬事不入耳目; 第二、心疏忽,萬事不可收拾;第三、心執著,萬事不得自在;第四、心罣礙,萬事不能適意。 前一篇文章 洗刷行人地獄汙名 政院4面向改善道路安全 下一篇文章 棒球/完封國體 南華破隊史前進春聯4強 熱門新聞 01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2健保補充保費變革 政院急踩煞車2025.11.0703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4再闖WTA年終賽 謝淑薇力拚第2冠2025.11.0705【寬鼎畫語】 看不見的真相2025.11.1006【詩】再現綠川2025.11.0707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盼教育融入佛法2025.11.0808【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V 水稻田減排新觀念IV 土地的溫柔革命 雲林大埤寫益生菌奇蹟2025.11.0909佛光山深耕紐西蘭 毛利族傳統禮致謝2025.11.0710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52025.11.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舊如舊 瑞三礦業整煤廠再生通霄電廠閃鳳凰 大煙囪「放倒」台近7成員工薪資 低於平均訪歐返台 蕭美琴:處境艱難不退縮魏哲家:黃仁勳來要更多晶片興達電廠 應變演練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