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遊行 以永續飲食投資地球未來

徐郁淳 |2023.04.23
2046觀看次
字級
台灣周一無肉日平台於今(22日)發起台灣首屆地球日遊行,以實際行動呼籲各界採用永續健康飲食。圖/周一無肉日提供

【記者徐郁淳台北報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主辦單位-地球日組織(the Earth Day Organization),訂定2023年主題為「投資我們的地球」。

台灣周一無肉日平台於今(22日)發起台灣首屆地球日遊行,以實際行動呼籲各界採用永續健康飲食,也就是全植物,無肉蛋奶飲食。

遊行活動共號召2000人走上街頭,並有超過160個團體,以及超過40位政界人士響應永續健康餐。圖/周一無肉日提供

活動發起人,周一無肉日平台總召張祐銓表示,此次參與遊行活動報名的人將近1500人,實際到場響應的朋友估計有2000人之多。

總召張祐銓指出,民眾只要採行一天永續餐,一天可以減少2.4公斤的碳排放,如果所以全台民眾一天採行植物飲食,全台等於132大安森林公園的一年碳排放,這數字影響很大,也相當於 4866輛1600cc汽車繞地球一周,也相當於51場的跨年晚會碳排放,每一個加入永續餐就有這樣效果,希望政府民眾平日多採行永續健康餐。

圖/周一無肉日提供

已有18年素食經驗的嘻哈歌手大支表示,自己在創作當中也寫到很多動物權,聲援流浪動物發聲,藉於音樂的力量,一點一點的感染這個世界,今天大家站出來,為地球做出很棒的選擇。

前北一女校長楊世瑞強調擔任教育工作,我們都希望提醒我們的孩子,要有永續地球的概念,地球一定要越來越美好.我們不希望有氣候變遷,我們不希望有災難發生,我們希望我們的子女世世代代都能在這美麗的星球上永續生活,不是只有4月22日地球日一天,每天都是地球日。

活動主持人,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執行長白卿芬博士最後強調,在IPCC今年所公布最新評估報告指出,氣候變遷與地球暖化的狀況日益嚴重,政府要大破大立,除從能源使用等方向著手改進外,更需要從個人層面採用永續健康餐,才能有機會扭轉氣候變遷的劣勢。

圖/周一無肉日提供

參與遊行的民眾,以活潑健康的裝扮,沿路喊強而有力的口號,來呼籲此次遊行的主題訴求。活動也吸引不少外國朋友一起參與,也有參與民眾帶寵物家人一起走上街頭,遊行熱鬧而且充滿活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