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雲裳仙子--百合

菲爾/文 心皓/圖 |2008.05.13
1829觀看次
字級



百合花的種類繁多,花形可人,具有濃香,是世界,也是中國傳統名花。它又名喇叭筒、百合蒜,古人認為它有百年和合、白頭偕老之意。其外表高雅純潔,向來有「雲裳仙子」之稱。

南北朝時,梁宣帝便有詩讚頌百合:「接葉有多重,開花無異色。含露或低垂,從風時偃仰。」此詩讀來猶如看見一幅百合盛開圖。

唐代王勃之兄王←寫〈百合花賦〉:「荷春光之餘照,托陽山之峻趾,比蓂莢之能連,引芝芳而自擬。」把百合花的清雅與脫俗寫得栩栩如生。

到了宋代,百合花還是一樣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讚賞。據說詩人陸游養生、長壽的秘訣之中,有「食百合」和「種花養草」酖酖其中就包括種植百合花。他為自己在窗前種的百合花寫了〈窗前作小土山蓺蘭及玉簪最後得香百合並種之〉:「芳蘭移取遍中林,餘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他也曾經寫〈北窗偶題〉詩:「爾叢香百合,一架粉長春。堪笑龜堂老,歡然不記貧。」此詩則提到了百合花的香味。

百合的球形地下鱗莖,重重疊疊的白色鱗片,猶如百片白蓮花瓣緊緊合在一起,遂得「百合」之名。其氣香味美,具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百合花美,可供觀賞;鱗莖可食,且食法很多,可炒、蒸或製成各種菜餚、甜品,可說是具有食用價值的食品。利用百合健身祛病,老幼皆宜,效果顯著。唐朝詩人王維曾作詩,表示百合可治淚囊炎。

東西方文化,都對百合大力推薦。在中國,種植百合的歷史已上千年,南北朝時,百合花已是宮苑花品。西方傳說中也記載了百合花,說它由夏娃的眼淚所變,因此被視為純潔的禮物。

百合花開時,常散發出淡香。難怪中國古人把它和水仙、梔子、梅、菊、桂花和茉莉等合稱「七香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