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會客室】我的書法老師

文/陳復 |2023.02.20
1903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作者書法作品

文/陳復

我有位小學老師陳烈,他的書法課強調一筆一劃都要符合規矩,不能越出線外,我永遠要在那九宮格裡把字寫得端端正正,寫不好就會被打手心,引發我對於書法極大的反感。老師或許是「恨鐵不成鋼」,但在基本筆法都沒有練好的狀態裡,從小學到國中,我們各種課程都常被要求以毛筆書寫,連寫周記與作文都是如此,應該不難想像這對於一個成長中的青春期孩子,會激發如何強烈的反抗心理?

我很喜歡中華文化,我談著中華文化卻從來不寫書法,這種匪夷所思的現象,就來自於我過去極有問題的啟蒙經驗。我自覺這是個問題,開始有意識去調整,因此倡導並從事書法治療的教學。我特別想談談自己如何化解心結:我到東華大學任教後,先是因舉辦大師典範講座遇到書法大師杜忠誥教授,數度到他的書齋請益,他教我握筆不見得要按照傳統的握法,重點是要把筆握得緊,如同練功夫一樣,你蹲好馬步後,人家飛腿拐過來,也不會栽個人仰馬翻。握筆要握到老師從你背後抽筆,怎麼抽都抽不走。

當我逐漸懂得如何握筆,經由廖慶華教授的引領,對我產生再啟蒙的意義,提供我重新認識書法的一扇窗,他覺得書法絕對不要在意美醜,更不要去管社會評價,而是要跟自己的生命徹底結合,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這完全符合我的心學思想,更徹底解除我對書法的防衛與恐懼心理。很長一段時間,我每天書寫一百字左右的智慧短語,廖教授則每天寫一幅書法,後來他開始寫自己對生命的感受,我則開始加上書法,我們兩人就這樣在各種通訊軟體的群組中,每天早晨廣發來利益眾生。

廖慶華教授並不反對臨帖,而是主張臨摹的過程中,人不能失去自己。這種自由揮灑的態度,帶給我很大的啟發,使我發現臨帖的過程其實是「二氣交融」的過程。古人有古人的精神能量,我們在臨帖的過程中,其實是將自己的精神能量與古人的精神能量交匯於一爐,從中整合出嶄新的自己。每回寫書法都會帶來精神的洗滌與洗禮,讓我體會出人如何藉由臨帖來讓自己的生命日新又新,這後來變成我對外教學時常會跟人倡導的書道心法。

廖慶華教授是我人生難得的知交,我從他的書法裡,深深體認到「書品」與「人品」從來就無法抽離。他的字充滿童趣且大器,這種「書品」讓他做事時充滿慈悲與仁厚。

他的書法讓我深刻體會到什麼是「不計較」,包括我過去寫字時在宣紙上不慎沾到墨,心中都會不免有憾,但通過他的作品,我反而開始真正能領會什麼是美感。美感是瞬間的藝術,毫無造作而渾然天成,因此發生什麼變化都是極自然的過程,不該特意修飾或掩蓋,如此才能讓書法變成「書藝」。如果我的書法終於懂得何謂「飛白」與「映帶」,那都是來自於廖教授帶給我的啟發。

(本文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院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