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與青花相遇的故事 文/記者黃浩然、朱雨諾 |2023.02.12 語音朗讀 390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蔡文娟在畫青花梅瓶。圖/蔡文娟提供景德鎮陶瓷大學留學生馬赫迪.艾哈邁德(右一)向干道甫(左一)學習青花繪畫。圖/新華社干道甫作品〈綻放〉。圖/新華社 文/記者黃浩然、朱雨諾36歲的蔡文娟是江西省元青花非遺傳承人,從她的曾外祖父開始,就一直靠畫青花謀生。干道甫則是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教師,原本的專業是釉下繪畫,但他偏愛青花。在收集了近10萬片歷代民窯碎瓷片後,他從中挑選出上千片進行臨摹,尋找其中圖案、畫法的蛛絲馬跡。在展櫃裡,在餐桌上,青花瓷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彙。數百年前,產自阿拉伯地區的一種礦物顏料——蘇麻離青,被帶到中國,和中國瓷器相結合,誕生了驚豔世界的元代青花瓷。深造青花繪畫技藝二○二二年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日,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舉行,中阿藝術家展開深入的文化交流,共同見證「泥坯上的一縷青」演繹新的故事。三十六歲的蔡文娟是江西省元青花非遺傳承人,從她的曾外祖父開始,就一直靠畫青花謀生。二○○八年,在北京奧運會上擔任陶瓷文化宣傳大使的經歷,讓蔡文娟重新思考傳統陶瓷繪畫。她放下北京的工作,重返景德鎮,深造青花繪畫技藝,並以元代青花為核心開啓了創業之路。「我們把青花瓷上的祥雲紋印在手機殼上,就成了備受追捧的『國潮』。」蔡文娟給文創品牌取名「青花故事」,就是要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把青花的時尚講給他們聽,她聘請的設計總監就是一名「九五後」。數百年前,景德鎮的能工巧匠已經掌握了「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絕活,但在見到阿拉伯商人帶來的蘇麻離青鈷料時,景德鎮人沒有故步自封,而是大膽創新,這才在泥坯上暈染出驚豔世界、一時無雙的元青花。「數百年前景德鎮的顧客就來自全球各地,要求形形色色,促使陶匠培養出求新求變的創作心態。」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攻讀碩士的馬赫迪.艾哈邁德說。在馬赫迪就讀的大學裡,就有一位用傳統青花「做實驗」的教師。當青花遇見了科幻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教師干道甫原本的專業是釉下繪畫,但他偏愛青花。在收集了近十萬片歷代民窯碎瓷片後,他從中挑選出上千片進行臨摹,尋找其中圖案、畫法的蛛絲馬跡。「青花就像是一門語言,只有深入了解才有可能讀懂,掌握了這門語言才能自由表達。」干道甫說。兩年前的盛夏,干道甫坐在景德鎮珠山區三寶村自家小院台階上,抬頭仰望,滿眼繁星。他起身回到屋內,在泥坯上時而潑墨、時而細描,一抬頭天色已白。如今,這件名為〈綻放〉的作品,已在海內外多次參展。乍一看,宛如從天地間潑灑了一場青花暴雨,干道甫說這是他心中銀河的模樣。青花遇見科幻,一青一白繪蒼穹,結合中國傳統水墨、書法的意境和西方藝術的抽象,干道甫表達出與傳統青花不同的主題。 前一篇文章 留住古老藝術 精神財富 下一篇文章 【針灸.劉氏刺熨療法傳承人】劉光瑞 兩代中醫師的博物館之夢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2025.09.2702基隆潮藝術 18公尺光獸現身2025.09.2803依舊青山入眼來2025.09.2804新馬寺校園佛學會考 6校逾4千學生參與2025.09.2905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2025.09.2806南韓氣候正義示威 臥地抗議2025.09.2807水災後無形殺手 類鼻疽2025.09.2908莊佳穎採紅菱 獲《國家地理》雜誌台灣攝影佳作2025.09.2909台灣最美風景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送暖2025.09.2710【考考你的智力】2025.09.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學音樂人】單丹的文學歌詞人生【東台髮繡傳承人】陳伯余 從傳承中走向未來【大豐瓷刻傳承人】陳銀付 一事做極致不枉此生【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