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更新】普賢行願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2023.01.21 語音朗讀 279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華嚴三聖之中尊為毗盧遮那佛,左脅侍是大智文殊菩薩,右脅侍是以大行普賢菩薩。圖/資料照片 文/本報綜合報導 2023年,COVID-19疫情顯趨緩和,在全球經濟迎向復甦之際,該如何安定身心,讓生命永續發展?生活中面對的種種困難與障礙,能仰仗佛法指引,便得以度過困境。《大乘義章》:「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是現代人行動力、執行力、意志力的典範,「以願導行、以行踐願」即是普賢菩薩的功德。 普賢乘六牙白象,意表菩薩性善柔、有大勢,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安樂。圖/世界佛教美術大辭典提供普 賢 無 盡 十 大 願普賢菩薩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華嚴三聖之一,堪稱佛教中的無盡大行願王。據《楞嚴經》卷五:「我已曾與恆沙如來為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若於他方恆沙界外,有一眾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普賢菩薩的行願,不捨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安樂。普賢菩薩十大願出自《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內容描述善財童子受文殊菩薩啟發,參訪53位善知識之後,受學於普賢菩薩,成就佛道的修行內涵。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要成就如來殊妙功德,應該實踐十種廣大行願。這十大願不僅是對聖賢,也是對自己、對一切眾生而發,是盡未來際永無休止的悲切願心,啟發我們生命無限的熱力,成就自我,奉獻大眾。星雲大師用現代語言來詮釋普賢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即是人格的尊重;二者稱讚如來,即是語言的讚美;三者廣修供養,是結緣的實踐;四者悔業障,是行為的改進;五者隨喜功德,是心意的淨化;六者請轉法輪,是真理的傳播;七者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八者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九者恆順眾生,是民意的重視;十者普皆回向,是功德的圓滿。 此尊北齊普賢菩薩像,線條柔美,嘴角帶著若有若無的淺笑,有腰身、瓔珞珠寶簡單樸素,露雙足、立於仰覆式蓮花座上。圖/資料照片除 病 消 災 大 功 德據《華嚴經》記載,受持《普賢行願品》有大功德利益,這是普賢菩薩的大願,也是受持者的修行法門。「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如果有人對普賢行願有大信心,受持讀誦甚至書寫一個段落,就能除去五無間罪。透過懺悔及修持普賢法門,就能逐漸消除罪障。受持普賢十大行願,在人世間的身心疾病,或各種痛苦煩惱,以及一切惡業都可獲得消除。「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誦持《普賢行願品》,行走於人世間,任何障礙皆可化解。若能圓滿《普賢行願品》所有功德,就會如普賢菩薩一樣,得到三十二莊嚴相。受持《普賢行願品》,不論在人間或天上,隨處都是福德之地,得以破壞一切惡道,更可遠離所有惡友、邪見,制服一切邪佞外道,解脫一切煩惱。「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受持《普賢行願品》的人臨終時,當身體衰竭、器官敗壞,親友逐一離棄,所有威嚴氣勢都退散,一件財寶也帶不走,唯獨普賢菩薩不會捨離。因此,不要心生懷疑,應當信受,這一念之善,所有行願皆可成就,所獲功德更是無量無邊。 若能圓滿《普賢行願品》所有功德,就會如普賢菩薩一樣,得到三十二莊嚴相。圖/世界佛教美術大辭典提供寒山、拾得 文殊、普賢化身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經常並稱,文殊騎金毛獅子,普賢乘六牙白象;文殊代表智、慧、證三德,而普賢則顯示理、定、行三德,合為解行並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圓滿,表示從行而證悟,故有所謂:「文殊般若自在,普賢三昧自在。」即為定慧合一之義。據史書記載: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天台山國清寺的豐干禪師,一日行經赤城道旁,聽到草叢中有兒童的啼哭聲,趨前一看,見一小孩約十來歲,問其姓名,回答:「我無家、無姓、亦無名。」豐干禪師愍念他無依無靠,帶回國清寺,取名拾得。寒山樂觀豁達,雅好遊歷,喜愛逍遙的生活。出家後,來到天台山,隱居於寒岩,垂跡於國清寺。拾得與寒山時相往來,常對人說法,但人不信,反譏誚怒罵,甚至打之。寒山對拾得說:「世間人穢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該如何對他?」拾得答:「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後來,拾得執掌牧牛的職事,有一天,正值寺中半月布薩,律師在堂中為僧眾說戒。拾得驅牛群到法堂前倚門而立,並拍掌笑說:「悠悠哉,聚得作相,這個如何?」說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說:「下人瘋狂,破我說戒。」拾得見他起了瞋心,即說:「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汝合,一切法無差。」自此,僧眾才恍然大悟,拾得並非凡間俗子,不再當他是瘋言瘋語。據說阿彌陀佛化身的豐干禪師,曾對丘太守說:「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的化身。」由於聖跡顯露,拾得便與寒山同離國清寺,後不知去向。 普賢十大願不僅是對聖賢,也是對自己、對一切眾生而發,是無盡的悲切願心,成就自我,奉獻大眾。圖/世界佛教美術大辭典提供 前一篇文章 【復古與創新】日本佛像文藝復興 下一篇文章 【絕妙美詞】一代譯經高僧 鳩摩羅什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3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4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5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6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7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08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09蔬食族營養健康滿點 補充蛋白質、鐵、B122025.08.1410社會光明面報導獎揭曉 參賽數創高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最美微笑佛造像佛笑有五因緣 放五色光加持眾生星雲大師一筆字 書法字源善友太子入海取如意珠千年古寺 藏壁畫清明上河圖【花開見佛】大雄寶蓋 佛陀拈花 作者其他文章面對災厄無常 善念可化解與修復天然營養時蔬料理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創意處方箋 滋養心靈活力倍增北韓秀新型驅逐艦艾草可內服外用 有效抗菌淨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