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
文/林少雯
張元,性謙謹,有孝行。陌有狗子,為人所棄。元見,即收養之。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元曰:「有生之類,莫不重其性命。狗為人棄,若見而不收,無人心也。」未幾,狗母銜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北周書‧孝義傳》
〈犬母遺兔〉出自《北周書‧孝義傳》,這幅護生畫的畫題,乍看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得把全篇題詞讀完,才能理解故事的內容。
從圖來看,有人、有狗、有兔子,這三者之間的關聯,構成了一則感人的護生故事。故事中的那位年輕人名叫張元,是一位個性謙和,為人恭謹的讀書人,還是一位為人稱頌的孝子。有一天,他有事外出,在路上發現一隻被人遺棄的小狗。
張元見這狗如此年幼,根本無法獨自生存,主人竟將狗丟棄,不管牠的死活,實在狠心!這可憐的小狗找不到媽媽,肚子大概也餓了,發出嗚嗚的叫聲在哭著呢!張元看了實在不忍心,若讓小狗在路上流浪,很快就會餓死的,當下慈悲心起,決定將小狗抱回家去。
張元將狗帶回家後,叔父生氣地說:「人家丟掉的狗,你帶回來幹什麼?」
張元恭敬有禮地告訴叔父:「有生命的都是有情眾生,眾生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不貪生怕死的。這隻小狗被人棄養,是主人的不對,而我遇見這隻小狗,算是我倆有緣。這狗若沒人照顧就會餓死,因此我若見死不救,就是一個沒有仁心、無德的人。」
叔父聽他這麼說,也就不再反對了。
過沒多久,突然有一隻母狗出現在張元家,嘴裡銜著一隻兔子,放在張元面前。張元心想,這應該是小狗的母親,發現主人遺棄了牠的孩子出來尋找,見到孩子有人收養,狗媽媽萬分感謝,於是就去捕獵了一隻野兔來報答恩人。
一個有愛心的小夥子,多麼慈悲;一隻失去愛子的狗媽媽,多麼心焦。最後,狗媽媽用兔子來表達謝意,構成了這幅感人的護生故事。
多麼感人的故事,看得人眼眶含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