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食有味】此物最相思

文/林念慈 |2023.01.09
996觀看次
字級

文/林念慈

應該把紅豆藏在哪兒?若聽余光中老師的,戴在腮邊就是耳環,佩在胸口,就成了體貼的項鍊;若種在眉間,正好點一顆硃砂痣,即便哪日下了眉頭,也可上心頭。小說裡,男主角不經意地拾起一顆紅豆,同時也拾起了一串相思。

閩南語歌唱著:「門前一欉相思欉。」但紅豆歸紅豆,相思歸相思,個中奧妙,讓我來剝繭抽絲。

古詩詞裡的紅豆非食用紅豆,又稱「相思子」,但不出於相思木,而是懸掛在紅豆樹上,此樹分布於中國湖北、江蘇江南一帶;台灣也有類似的「小實孔雀豆樹」,俗稱海紅豆,其果實外形如躍動的心,豔紅如熱血,常拿來製作飾品。

一株浪漫的植物往往夾帶著淒美傳說,據傳從前有對夫妻,丈夫在戰場捐軀,妻子便在兩人分別的樹下哭出血淚,死後更化作一顆紅豆;《紅樓夢》裡,寶玉在酒席間唱〈紅豆詞〉:「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此時他還不知多思多淚的林妹妹,終有一天也將為他淚盡而逝。

不過,紅豆也不盡然每次都要「熬成纏綿的傷口」(林夕語),民國五十年代,屏東萬丹開始種植紅豆,廣邀青年男女組隊種豆;一群可愛的年輕人在異鄉共事,免不了日久生情,更就地取材,以紅豆為定情信物,因而產生了多對佳偶,也衍生出「以紅豆拜天公」的婚俗。從此紅豆總帶著幸福的氣息,不在車輪餅裡,就在成為大福、年糕、湯圓或銅鑼燒的路上,時不時還要跟抹茶相遇,十分登對。

而說起歌詠紅豆的詩作,王維〈相思〉最耳熟能詳,此詩又題〈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是唐玄宗時最好的樂工,深得聖恩,也才有機會與各方名士結交,在藝術的世界交流;可能也是在某場皇家宴席中相識、相知,王維作詞他譜曲,在李龜年失意的後半生,他仍然愛唱這首歌,王摩詰是修道之人,凡事都看得極為淡然,卻依舊惦記著他,和南國的紅豆。

相思,不限於男女之情,有時候師生、朋友、手足之間,有著更深摯的情誼。

我和小學的導師魚雁往返,多年來,老師走遍世界各地,總不忘捎來明信片,最近一次寄來的卻是整箱蜜紅豆,原來老師娶了來自萬丹的師母,啊!這甜甜的滋味,紅豆果然是愛情的御守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