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康熙任命靳輔任擔任河務總督,要治理黃河水患,靳輔「一日八疏」提出治水計畫。除了在經費上因為當時發生三藩之亂,需要大量軍費支應,而以分次減半的方式進行外,其他條件康熙都予以支持肯定。靳輔將經費全都用在治水上,一改過去總督貪贓枉法的陋習,終於顯現出治水成績。
靳輔的治水成效,與天才工程師陳潢有著密切關係。陳潢是浙江杭州人,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因不喜歡八股文的考試方式,怎麼考都考不過。後來他放棄考試,並在一次水患來襲時,發牢騷寫了一首詩,卻引起靳輔的注意,發現陳潢在治水上有卓越的見解,因此聘他為幕僚。靳輔的「一日八疏」,實際上很多都是陳潢的建議。
陳潢採明朝水利專家潘季馴的「束水攻沙」方式,把洪澤湖的水儲存起來,並修築壩堤,用大量的水衝擊泥沙,減少淤積。這個方法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靳輔與陳潢整治了九年才終於有了一些成績,但這時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狀況,他們兩人遭到大臣于成龍的反對與彈劾。
康熙時期有大小兩位于成龍,大于成龍被康熙譽為天下第一清廉官員,小于成龍也是一名清官,並受到大于成龍的肯定。小于成龍擔任安徽布政使,認為可用疏通海口的方式減災,並大力抨擊靳輔與陳潢,認為九年的治水經費成為朝廷財政負擔又沒有實效。
靳輔與陳潢深入災區實地考察,並進行過各種測量,他們反對小于成龍的看法,認為海口比河道還高五尺,河水衝不到海裡卻可能倒灌成災。大臣對治水也各有不同看法,康熙最後讓兩派人馬進行辯論,支持小于成龍的官員壓過了靳輔與陳潢。
這時,又有御史郭琇彈劾靳輔與陳潢,說他們強奪田舍,目無法紀。
其實,靳輔與陳潢治水有功,黃河兩岸因此增生不少可利用的土地,當地豪紳想搶奪這些新生地,靳輔與陳潢卻想將新生地提供民眾屯田開墾,因為擋人利益,所以才遭到彈劾。陳潢覺得委屈,生了一場大病後便去世了,靳輔則是罷官歸去。
康熙三十一年,靳輔再度被康熙起用,然而重新投入治水沒多久就因年邁去世,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