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新規定 航運業超前部署 文/淳恩 |2022.12.31 語音朗讀 109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能減碳的貨運船,才是未來航運業的金雞母。 圖/Unsplash長榮積極汰舊換新,打造環保新船隊。 圖/長榮海運航運業2023年將面臨減碳健康體檢的考核。圖/pexels以天然氣為動力的環保公主郵輪,將於明年加入營運行列。圖/嘉年華集團圖/皇家加勒比集團 文/淳恩IMO(國際海事組織)在一年半前宣布:2023年起,將強制規範航商的「碳排、現有船效率」。由於此一環保節能新規定,未來不僅貨船必須符合減碳法規,能帶大家進行美好海上旅遊的豪華郵輪,也將逐漸從燃燒石油改為其他綠色能源……從2023年元月一日起,全球航運業將採行減碳新規範,若航商船太老、不符合節能法規,恐怕就得減速、改裝,甚至面臨拆船,這也顯示之前曾「超前部署」節能商機的航商,將能在淘汰賽中勝出。疫情期間,航運業飆出驚世好行情,運費上漲3倍之多仍要排隊等船。但如今,左右航商競爭力的,則是國際「節能」新規帶來的存亡淘汰賽,現有市場上一半的船舶,以往是航商的生財工具,但未來將大受衝擊、運力大減。能減碳才能海上稱雄 甚至有業者推測,未來各國航商的處境將兩極化,能勝出的業者必須靠一些新布局,才能在「驚濤駭浪」的考驗中脫胎換骨,在環保永續共識當道的未來,繼續在海上稱雄。 2021年6月,IMO(國際海事組織)在第76次海洋環保委員會議拍板,宣示2023年起,將強制規範航商的「碳排、現有船效率」。也就是說,船隻航行過程若不能減碳,就必須要減速、降載,否則會增加貨物的排碳量,所以將來不合規定的船隻,可能連客戶都不埋單。半數載貨船面臨大限此規定一經宣布,航商人人自危。雖然對市場來說,供給減少(船少貨多)是好事,利潤也比較能維持在水準之上,但對有現成船的航商來說,節能直接衝擊船速、運力,真的「頭很大」。台灣航運業界推估,台灣現有的貨船中,約有47%散裝船及53%貨櫃船不合規範,2023年大限到來之前勢必要全面改善,否則船舶的供給,勢必面臨市場大洗牌。也就是說,不僅台灣航運業,必須對船隊進行健康體檢,未來全球「節能」與「非節能」船舶的處境,勢將邁向「兩極化」,租金、資產價格會愈差愈遠,非節能船隊的競爭力,也將大打折扣。各家業者積極購船中為此,長榮海運早在2021年8月法說會上,便率先公開因應節能危機的「五大戰略」,並已投資千億預訂57艘新船,相當於現有船隊(202艘船)1/4運力,未來將陸續汰舊換新,提升節能效益。畢竟,將來如果一間公司沒有配合環保議題,基本上很難走下去。而國內另一家裕民航運公司,則表示早在2020年底布局,率先同業、以低價先造了4艘天然氣為動力的節能船,讓裕民的運輸船隊9成已達2023年標準,所以認為此法規反而增加自身的競爭力和優勢。 畢竟,節能船造價雖然相對較高,卻能省下20%的油耗成本,且在環保加持下,運價多半高出非節能船一成以上,整體績效反而更佳,因此明年節能法規上路後,有望進一步拉開差距。國際客戶重視減碳排其次,在全球永續風潮及減碳共識下,國際客戶也比較愛用節能船來運輸貨物。以台灣規模最大的貨櫃拖運公司中航來說,不少客戶是世界級上市礦商,相當重視ESG(融合社會責任的公司治理),也嚴格要求船舶的碳排和效率。中航更在2021年砸下1億美元、新訂兩艘最新級環保輪,可見,將來要做國際大客戶生意,節能船恐怕會是基本款。此外,台航2021年也有兩艘新船入手,目前還在規畫新的造船計畫。唯造船廠產能目前卡在被貨櫃航商訂光,不只訂單排到2024年,造船價格也直漲3成以上,相對能訂的新船很有限。郵輪碳減排另闢蹊徑隨著近期許多郵輪巨頭陸續宣布復航,郵輪的碳減排問題也重新被推向聚光燈下。其實,與其他航運企業相比,郵輪公司在環保上面臨著更大的公眾壓力,因此郵輪業很早就採取行動,通過安裝洗滌塔和訂購LNG環保動力船來減少碳排放。但沉寂一段時間後,郵輪在零碳替代燃料的應用上表現相對遲緩,如今反而必須急起直追。零碳排郵輪加入營運全球最大的客輪船東嘉年華公司表示,該公司已為70多艘船安裝了洗滌塔,碳足跡減少了25%。在疫情期間,嘉年華郵輪公司處理了19艘效率最低的船舶,將船隊規模縮減至83艘,並將在未來幾年內擁有11艘LNG動力船,以實現該公司到2030年將碳排放降低40%的目標。嘉年華郵輪公司並與殼牌石油公司在LNG供應方面建立了廣泛合作,試驗新的綠色技術,例如燃料電池和大型蓄電池系統,也計畫繼續探索新的開發技術。嘉年華的脫碳計畫雄心勃勃,為避免再發生前幾年因為環保方面的表現,支付了數百萬美元的罰款,該公司加入了「零排放聯盟」,該聯盟由140家企業和機構組成,旨在到2050年將航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相比2008年至少降低一半。該聯盟也正在努力於2030年前,讓零排放船舶加入商業運營。電池成為動力新能源 皇家加勒比集團和挪威郵輪控股公司,與嘉年華公司共同占據了80%的郵輪市場,前兩家公司的大部分船舶都安裝了洗滌塔。皇家加勒比集團表示:該公司的Icon級郵輪將使用LNG燃料,而且也一直在認真探索燃料電池。然而,除了使用洗滌塔來降低碳排放,在LNG、電池和燃料電池以外的替代燃料應用方面,郵輪業者卻反應冷淡。相對的,一些研究單位,已在積極討論探索生物柴油、甲醇、氨和風能做為郵輪動力的可能性。2014年起,IMO(國際海事組織)便將客船納入能效設計指數(EEDI),該指數要求到2030年所有船舶都要按照更高的效率標準來建造。成員占據全球95%客輪船東的國際郵輪協會(CLIA),也正在努力幫助郵輪業實現零碳排放。2018年,該協會承諾推動其成員到203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40%,為實現零碳排邁出第一步。 前一篇文章 海廢再利用 產業漸成形 下一篇文章 綠色育兒 讓孩子從小愛地球!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健康意識高 運動職類趁勢而起巴克幫 培訓再送養 浪浪零退養退休教練 助人找到人生願景生態失恆 海膽將海藻林變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