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城鄉】順益台灣美術館

文/丹青 |2022.12.28
1157觀看次
字級
美術館外立面為日治末期常見的四柱三窗形式。圖/丹青

文/丹青

順益台灣美術館為「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美術分館」之簡稱,原是兩棟相鄰的一九五○年代三層樓街屋,近年透過老屋改造成為一私人企業附設美術館,與台北市延平南路的撫台街洋樓隔街對望。由日治末期台灣街屋常見的四柱三窗立面型態,外牆還高掛著「順益行」之招牌,可知其歷史之悠久。

「順益行」為一九七四年林迺翁所創立,主要業務為進口汽車零件、擋風玻璃、漆料及銷售等,後來成為台灣進口商用汽車的主要代理商,第二代接班人林清富更將其擴展成為集團企業。林清富不僅是大企業家,同時非常珍愛台灣文化,自一九七○年代即陸續收藏許多台灣原住民文物及本土美術家畫作,並於一九八五年成立財團法人「林迺翁文教基金會」,以保存、推廣台灣文化與藝術為職志。

一九九四年,林清富在北投籌建台灣第一家私人博物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二○二○年,更將其在延平南路五號的起家厝「順益行」整修後,成立了「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美術分館」。除了輪流展示林清富捐贈的四百多件台灣經典美術作品外,也經常邀請策展人規畫不同主題的特展,以達到推廣、交流台灣藝術文化之目的。

在目前公立美術館多展覽當代不同科技或錄像、裝置藝術的風潮下,要看到日治時代或光復初期的台灣本土藝術家,如陳進、李梅樹、郭雪湖、李石樵、洪瑞麟、陳植棋等人的作品,機會愈來愈少,順益台灣美術館可謂補足了這塊傳統藝術的園地。此外,與周邊的北門、台北郵局、撫台街洋樓等具歷史意涵的古蹟串聯,更能讓民眾見證台北城市風華,推動台灣文化的再復興。

順益台灣美術館一樓乃一多功能空間。除了有美術圖書室,還會不定期在此舉辦「一幅畫的展覽」,進行經典畫作解說,也經常舉辦有關藝術的研習、演講、對談等活動。二樓為常設展區,展出台灣美術史中指標性人物之作品;另一區為「林清富先生展覽室」與多媒體室,提供典藏畫作的幻燈片影像。三樓則有一稱為 Shung Ye Gallery 之多功能場地。

順益台灣美術館雖是小型的私人美術館,卻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典範,為台灣美術文化的推廣盡了一分心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