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3寶 歲末送祝福 文/Jasmine |2022.12.25 語音朗讀 24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馴鹿是耶誕卡片上,常見的雪國動物。圖/123RF 文/Jasmine 基督徒大多知道12月25日並非耶穌的誕生日,相較於耶誕節,信徒其實更重視復活節。然而,當疫情陰霾漸散,世人似乎格外渴望節慶氛圍,更懷著喜悅和溫馨,互相問候、關懷、寄卡片、聚會、全家團聚一堂……西方社會常提及的歲末年初「動物3寶」,一般包括──知更鳥、馴鹿、火雞,也時常把這3種動物印在耶誕卡片上,做為賀歲的溫馨祝福。話說回來,為什麼馴鹿、知更鳥和火雞,會入列此時節的「動物3寶」呢?且來聽聽專家的說法。圖/123RF 馴鹿一生能繞地球3圈 可想而是,體型優美流線、脖子上有白色鬍鬚長毛、頭角美、尾巴短、臉不長、視力佳……的馴鹿,之所以能入選成為耶誕老公公的「座騎」,必然具有優越的條件及特質。馴鹿(或稱北美馴鹿)的運動能效出色,體能勝過其他所有大型陸地動物,而且耐力十足;又鑑於許多生活在極地地區的人都選擇用馴養的馴鹿來拉雪橇,因而,由馴鹿來擔當傳說中耶誕老人的坐騎,真真是再合適不過了。身體極適應苔原環境屬於古老鹿種的馴鹿,是少數能夠在極端寒冷、冰天雪地的苔原北極生存下來的鹿類,也是分布於最高緯度的鹿類。其體格結實,皮毛溫暖防凍,蹄型巨大,所以牠們能夠承受低至攝氏零下40度的極端低溫。一反其在平安夜空中飛馳的形象,人們較常看到的,是多達4、5000至上萬頭馴鹿,正在進行一年一度,北極圈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場面。 體能佳善走動常遷徙為了到達北極孕育下一代,北美馴鹿群可能要跨越5000多公里的旅程,才能到達適合繁殖的生育地。據統計,每頭馴鹿一生所走過的路,加總在一起可繞地球3圈之多,可見其腳力驚人。這種非凡的壯舉,足以見證牠們所馳行的距離,比任何其他的陸地哺乳動物都要遠,所以,也難怪牠們被幻想成能夠在短短一個晚上,將禮物送達世界各地,馴鹿是當仁不讓的最佳耶誕快遞。圖/123RF 因童詩成就美好傳說有趣的是,馴鹿之所被認為具有「會飛」的魔力,還能拉著耶誕老人的雪橇滿世界兜轉,遞送禮物給孩子們,很有可能是因為1823年的一首題為《耶誕前夕》(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的童詩,因而被英國人普遍認為牠披著魔力外衣,而馴鹿也從此走進耶誕傳說當中。在那首童詩中,描述耶誕節前夕的夜晚,一個飛天雪橇上,坐著一個小小的老車夫聖尼可拉斯(耶誕老人的本名),吆喝著8隻各有不同名字的馴鹿前進,再從家家戶戶的煙囪進入後,將禮物放進小朋友擺放的長襪中……魯道夫成最知名馴鹿至於常被稱為「耶誕老人的第9隻馴鹿」的紅鼻子馴鹿魯道夫(Rudolph),則是遲至20世紀才加入耶誕馴鹿隊列。由於1939年一家百貨公司在一本小朋友填色本上,畫了一隻紅鼻子會發光的馴鹿,說牠是耶誕送禮隊伍的領頭鹿,從此紅鼻子魯道夫就成為照亮灰濛濛夜晚道路的「馴鹿隊長」了。此外,動物學家指出,為耶誕老人拉雪橇的馴鹿,清一色是雌馴鹿,因為公馴鹿在當年12月初,牠們的叉角就全部脫落光了,母馴鹿則會遲至隔年春天才會脫落,而馴鹿也是唯一的一種雌雄都會長鹿角的鹿科動物。馴鹿是少數雌雄都會長鹿角的鹿種。圖/123RF知更鳥雪地唱歌捍衛領土不少歐美的歲末賀卡,會印著知更鳥的的圖案,特別是雪地裡的知更鳥,更讓人感覺既有活力,又充滿無限希望。話說回來,知更鳥這種野生動物,是如何成為賀歲傳統與節慶活動的吉祥物的呢?原來,在英國大雪冰封之際,知更鳥是僅有的幾種會於耶誕當天在花園中唱歌的英國鳥類,雖然據動物學者研究,知更鳥之所以在雪地中「唱歌」,其實是牠們天生音調優美,猶如歌聲,但意涵卻是警告侵入自己領地上的闖入者。再沒有其他鳥類能像知更鳥般使人想起紅花綠葉的節日氣氛和冬日的興致了。知更鳥胸前長著鮮紅色的羽毛,可讓身處蕭瑟隆冬的人們看到一抹亮色、感到一線希望,因此在19世紀中葉,剛有第一批郵局雇員出現時,便有一些雇員身上穿著紅色夾克,當時,就有人以「知更鳥」來稱呼他們,自那以後,歲末賀卡上便漸漸開始出現知更鳥的照片或圖像。在一些早期印行的賀卡上,圖片中的知更鳥,往往用喙銜著一枚信封或一張明信片,就像郵差一樣進行遞送信件和訊息工作。也就是說,郵差因知更鳥而得到了綽號,知更鳥因郵遞員而擁有了人格化的角色。之後每年的耶誕賀卡、郵票和其他節日飾品上,都少不了要鑲上知更鳥的圖畫。卡片中雪地裡的知更鳥,帶來溫暖的訊息。圖/123RF野生火雞 歐洲馴化再回美洲對許多歐美家庭來說,以各種配料燒烤而成的火雞,是傳統耶誕晚餐不可或缺的大菜。據考證,火雞首次取代諸如孔雀、野豬、鵝等動物,成為耶誕節慶主菜,其實是發生在16世紀、英國國王亨利八世,首度將火雞肉納入他的耶誕大餐,但直到維多利亞時代,這一習俗才漸漸普及開來。其實野生火雞原本生長於美洲,是探險家將其引進到歐洲。隨後,人們對牠們進行了馴化,最後英國殖民者,又把牠們再帶回北美去養殖。火雞是體型最大的狩獵野禽,同屬狩獵野禽科的,還包括了鵪鶉、松雞和野雞。在繁殖季節中,或者當火雞感到興奮時,牠們頭部的顏色就會在紅、白、藍三色中發生變化。除了身為耶誕吉祥物以外,火雞最為人所知的,或許莫過於:雄性火雞求偶時會發出快速的咯咯大叫聲。人們也因此常用「gobbler」來指稱雄性火雞。火雞原本在美洲大陸的野外生活,後來才被歐洲人馴化。圖/123RF 前一篇文章 雪地飆車 水獺軍團「貼地加速飛行」萌翻 下一篇文章 【特搜啟示】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9退休之後2025.05.01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單車廚房 化腐朽為神騎動物生病了 吃藥開刀神自救人類關禁閉動物入城趴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