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萬物的尺度》

德蘭 |2005.08.13
870觀看次
字級

公尺、公斤、公升……這些度量衡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現今全球化世界溝通一切的基礎工具,理所當然到我們根本感覺不出它們存在;然而,這衡量萬物的標準,並不是這麼「自然而然」地出現。

你可知道最初定義的公尺長度,是地球從極地到赤道長度的千萬分之一?那麼兩百多年前,人類還沒登上太空、衛星還沒出現,地球的長度、世界的形狀,該如何測量?是什麼樣的時代喚起世人追求「公制」的想望?

法國大革命發生的十八世紀,歐洲各國的知識分子承繼啟蒙時代以來,追求科學與理性的狂熱。革命之前王朝時期的法國,每一省、甚至每一個城鎮各有自己度量事物的標準。二十五萬種形形色色的重量與尺度單位,讓那些具革命思想的科學家體認到,分歧多異阻礙了多少傳播與商業活動,他們夢想把法國、最終是全世界,轉變為貨物與資訊公開交流的自由市場。這一切,沒有公制度量衡將無法實現。

科學家希望世人以恆久不變的地球作為度量的基礎,公尺將為世上所有人民平等共有。於是兩位天文學家││德朗柏與梅杉,沿著法國的經線,一位從巴黎往北走,另一位往南行。他們要測量這條經線的精確長度,據以推測地球四分之一經線的長度,接著計算出千萬分之一的「公尺」究竟是多長。

革命的局勢仍未穩定,一般庶民小卒也無法理解他們的任務,於是種種致命的阻礙讓德朗柏差點被送上斷頭台,讓身處法西戰爭的梅杉被困在敵軍戰線內。一直要到七年後,他們才回到巴黎,受到英雄式的歡迎。不過梅杉為了自己小小的計算錯誤一直耿耿於懷,並試圖隱瞞……。

推動公尺的背後,需要多大的熱情,又需要面對多大的人性考驗?而科學上的錯誤該如何衡量?既追求烏托邦式的完美,又如何面對不得不接受、無可避免的缺陷?

《萬物的尺度》充滿人性況味,這是一個堅毅與挫折交雜的科學之旅,也是真理與人性永恆糾纏的悲喜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