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定教育部長鄭瑞城提出將「各校選書」,擴大為「區域選書」的想法,可能會化解中小學教科書「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的爭議。
國民教育法規定選擇教科書的權利在學校,使得北北基推行「一綱一本」,違反了法令,因此,準教長提出權宜之計「區域性選書」,不但可暫時化解「一綱幾本」的爭議,也將可避免中央與地方因對教育政策的歧見,而影響學生的受教權,但根本之道是,必須修正法源,避免再發生類似的歧見爭議。
其次,教科書「一綱幾本」的問題,在教學實務方面,也尋求前瞻性的政策規畫,降低學生的學習痛苦,取得家長認同。實施多年的「一綱多本」,造成學生課業與家長經濟雙重壓力,但回歸「一綱一本」也有隱憂,因為即便教材內容固定,測驗卷、參考書與補習,未必會因而消除,對學生、家長而言,依然有相同的壓力。
而且,鄉間學區的學生因為沒有能力補習,城鄉教育差距嚴重,不論一綱幾本,還是失去競爭機會。
筆者認為,從教育的大方向而言,如何讓學習不再只有「蔣光超」與「貝多芬」,不將升學的決勝點放在補習班與參考書,達到準教長所期望的學生「書包輕一點、學得好一點、學得快樂一點」,進而達到「機會均等」的理想,有待教育界集思廣益。
劉晨(中縣太平/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