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發布四月國內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二十二個月來新高,六大指標中,以「對投資股票時機信心」上升最多,但請注意,只是「股票」,這只涉及股民、大企業,與全體大眾無關。
而且,民眾對未來半年的信心,則創下歷史新低,其中,對未來半年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兩項,持續呈現下降趨勢,特別是「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創下這項調查以來的新低,也就是說,與全體大眾切身相關的物價、家庭經濟,大家仍然悲觀。
再看國外,美國工商協進會公布,就業市場前景充滿隱憂、能源價格不斷上漲,四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六十二點三,低於三月份的六十五點九,創五年新低。
美國次貸風暴殃及全球,而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五年新低,都是警訊,再配合台灣情形來看,實在令人擔心。
準總統馬英九說,要達到選前設定的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以上、平均國民所得三萬美元、失業率降至百分之三以下的「633」目標很困難,經濟成長率設定為百分之五較可能。雖然這是務實的說法,不必說是不是跳票,但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是否僅為選舉語言,選後就知難而退?
其次,雖然在立委選舉和總統大選激勵下,加上大陸富豪團來台,今年房市熱鬧滾滾,但比起去年同期,第一季全台建物買賣移轉件數下滑百分之十四點三。
民眾對馬英九最期待的是拚經濟,但「633」大餅已缺一角、房地產不如預期,加上陸委會主委爆出大冷門,兩岸關係添變數,民調已反映出民心之憂,八年前此時,陳水扁總統的滿意度達八成,而昨天公布的一項民調,馬英九滿意度僅五成二,馬英九真的「準備好了」嗎?
賴偉新(南投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