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能共賞 才算文化立國

子韜(花蓮市/研究生) |2008.04.30
610觀看次
字級

準總統馬英九昨天向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請益,重申文化觀光部成立後,文化預算要從百分之一點三,提高到百分之四,及文化立國、要做「文化總統」等。

但是,當前台灣的文化問題並不在於經費多寡,有不少企業贊助古典音樂會、雲門舞集等藝術團體的展演,若說增加預算就能提升文化水平,根本無需仰賴政府成立專責推動的部會。

台灣的文化問題在於觀念。目前全國上下仍以有舉世無匹館藏的故宮而自傲,或以雲門舞集代表台灣行銷世界,甚至說「文化產業」可轉換多少經濟產值,這顯示,我們的文化只是一種「象徵文化」,而非真正能「內化」而生根傳承的文化。

但文化團體連在台灣都無法存活,不可能做到像馬英九所說的「在台灣是本土的,到了國際就是世界的」,尤其是台灣文化藝術能行銷世界的,僅有雲門舞集,本土文化付之闕如,這顯示台灣土本藝術文化營養失衡。

筆者認為,文化應兼顧展演與接受之間的互動,在「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表現形式間,讓普羅大眾各取所需尋求雅與俗,才能使文化藝術展演有著床機會,在台灣各層面生根、成長、茁壯,進而有發展空間。

因此,文化不能局限於特定形式,應從一般人熟知的音樂、繪畫、戲劇,乃至建築或冷門的當代藝術,都可以從生活中出發、體現,並融入美感,所營造出文化生態的環境,讓文化藝術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才能真正提升文化,否則只談政策、預算的文化立國,恐怕仍是口號。

子韜(花蓮市/研究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