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路邊攤的貓兄
圖/林一平
圖二:作者繪海明威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兩個月前新竹大雨,我和太太吃路邊攤躲雨。一隻避雨的貓兄也跳上椅子,幫忙吃起桌上的菜。不過這位貓兄比起我家貓咪有教養,知道坐在板凳上等人打賞,不會爬上桌子搶食。我家的貓咪每次都不客氣的爬上桌,直接到盤中撈食。
看著坐在太太旁邊,淋雨未乾的貓兄,令我想起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的短篇小說《雨中的貓(Cat in the Rain)》,敘述一位美國夫婦在義大利度假的故事。這對夫婦因為下雨被困在旅店裡,妻子望向窗外觀雨時,見到一隻貓蹲在一張綠色桌子下面躲雨。貓緊縮著身子,避免被雨淋到。妻子為小貓感到難過,決定救出那隻小貓咪。事後妻子向丈夫訴說她想要的生活:「我想要一隻小貓,我想要一些新衣服……」然而,她的丈夫繼續閱讀他的書,對妻子的「想要」置若罔聞。
海明威早年住在巴黎,並不富裕,因奔波工作,冷落了妻子。妻子很無聊,找到一隻流浪小貓,說:「我想要一隻貓……我現在想要一隻貓。如果我不能有任何樂趣,我可以養一隻貓。」海明威回說他們太窮了養不起。當妻子懷孕時,海明威寫了《雨中的貓》。
評論家對《雨中的貓》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故事的自傳性元素和海明威的「省略理論」上。省略理論即冰山理論 ,是利用修剪語言,增加內在強度,亦即在允許說出比真相更多的方式下,卻只講真相。
《雨中的貓》重點並非雨或貓,是妻子的想望。貓不僅僅是一隻貓,貓代表妻子任何物質/非物質的願望。從人夫眼中所見只是冰山露出水面一成的具象,影射人妻心中的願望,其實高達冰山之下九成之多。
這是海明威寫作的省略修辭手法。簡約、含蓄、言簡意深的撰寫特點,讓讀者舉一反無限想像和衍生。
思緒由海明威「省略理論」收回後,我望著坐在貓咪旁邊的太太,也不禁猜測著,太太心中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