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璇 鍛鍊走路體質一路向南 文/胡雪綾 |2022.12.03 語音朗讀 136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從行政院旁省道0公里展開徒步環島。圖/吳佳璇提供 台南井仔腳是全台唯一留下的觀光鹽田。圖/吳佳璇提供 洪通的鄰居用其作品彩繪自家房屋。圖/吳佳璇提供 因拜訪陳錦煌學長,意外得知其夫人陳青周竟是大學時的藥理老師。圖/吳佳璇提供 圖/吳佳璇提供 與同行友人合影於岡山中山公園大鳥居前。圖/吳佳璇提供 台灣第一座天主教堂玫瑰堂,位於高雄市。圖/吳佳璇提供 鵝鑾鼻公園內美麗的草地。圖/吳佳璇提供 文/胡雪綾2000年,吳佳璇回任母校台大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令同輩稱羨不已。然而為了能更細緻的照護罹癌親人,她放棄一帆風順的青雲路,去到和信醫院研究癌症治療及心理照護方法。 支援台東及離島醫療2008年離開和信醫院,她又不循常規,自願支援偏鄉離島,長達3年多每星期花3天時間,前往台東、綠島及蘭嶼看診……「在這之前,綠島和蘭嶼固定前往支援看診的醫師已中斷好一陣子,當地人要看病就要回到本島,而台東的醫療資源也很窘迫……」因為這段支援偏鄉精神醫療的過程,吳佳璇成為人稱:江湖傳說中的「浪人醫師」。吳佳璇豪邁熱情,性格像極了楚留香最好的朋友胡鐵花,相交友人也都知她可以為友情、道義不避辛勞、赴湯蹈火。浪人醫師興趣真廣泛一般而言,醫師大多一心鑽研醫學,無暇他顧休閒或興趣,但吳佳璇卻熱愛閱讀和寫作,涉獵知識範圍極廣,國際、人文、歷史、醫學、科學、地理、藝術……多有涵養,也在20年間出版了十多本著作,還在《財訊》雜誌有固定專欄。吳佳璇出過好幾本精神醫學專業書籍,也寫了數本生活散文故事、照護家人的心得、支援921的故事及離島醫療經驗的《浪人醫師日記》,還為藥理學家張文和及精神醫學前輩葉英堃立傳,並因此入圍2006年金鼎獎最佳著作。肯仗義拉年輕人一把吳佳璇興趣廣泛,好友央求她去電台「代班」,她第一次主持就上手,彷彿說話聊天就是她的生活日常,許多有趣的故事和觀點,源源不斷從口中分享而出,令人訝異她的才情。而聽到母校台大常有學生因為感情、課業因素放棄生命,她主動約著前後期學長姐及學弟妹,抽空回母校保健中心看診,在學生茫然無助的當下,伸手拉這些年輕生命一把。遊遍路愛上徒步旅行近10年,她任職於遠東聯合診所,2018年起,她開始分段走日本四國遍路,閒暇時除了上「四國遍路同好會」社團扒文,規畫如何分段走完遍路的88座寺廟(共1200公里路程),更不時在北北基一帶的小徑亂竄,鍛鍊出「走路的體質」──只要有機會走路,就盡量用走的。就像「四國遍路同好會」社群主持、作家小歐所言,「與走過的路產生接地氣的感情」是一件相當迷人的事,吳佳璇也愛上用步行體驗每一段旅程的感覺。「不是沒有考慮過騎單車,但幾次騎車出發都遇到整天下雨,熱情瞬間被澆熄……想想,還是走路比較好。」規畫分段走完台灣島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眼看著無法出國去走路,吳佳璇把目光轉回台灣,正好網路上也有年輕人藉徒步環島壯遊台灣,考量到醫師工作沒辦法連續請假一、兩個月,吳佳璇便仿照四國遍路的走法,決定分段進行「全島(而非環島)徒步行」。從2020年10月到2022年3月,吳佳璇選擇逆時鐘一路向南,從台北行政院旁省道0公里的路標出發,利用周末和連假,分段走了約一年半,終於抵達國境之南的鵝鑾鼻。「第一次從台北忠孝西路走到桃園龜山,第二次從桃園龜山散步到埔心……平均一天徒步25公里,換算下來約4萬步。」 旅伴續增多元又有趣雖然每次出發的起點,就是上回的終點,但吳佳璇的重點並不是在趕路,她有時會從省道切入縣道、鄉道,甚至沒有編號的產業道路,只為了去看一個老建物、歷史事件發生地、約好老朋友就近相見、去香火鼎盛的宮廟一拜……「Google Map是我最重要的地圖指標,但有時也會被它誤導走到滿腳泥濘,總之,最近的路不一定是最對的路啦。」最有趣的是,因為在臉書上持續分享一路所見所遇,不少醫界朋友、讀者及文友,都主動表示要來應援加油或「陪走」一段,因此在過程中,醫師好友、學姐妹、親妹妹、未曾見過的網友及讀者、移居南部城市的老友、曾為吳佳璇出書的出版人……都曾成為徒步旅伴。「最開心就是在新港拜訪學長陳錦煌醫師時,意外獲知其夫人陳青周教授竟是我醫學院時的藥理老師。」看淡得失隨時可出發「單就走路這件事來說,有伴同行是優點,但也往往因此不能照計畫進行。」畢竟,並非每個人的腳程相當,遇到體力不那麼好的,或是同行者有人腳受傷無法繼續前行,吳佳璇會先鼓勵「再撐一下,前面就有……」,真的勉強不來,她也會適度放棄原本想去的景點。畢竟,「徒步、接力、深度」探索全島,對公路網絡發達的台灣本島來說,是很容易一遊再遊的方式,只不過在「一路向南」結束後,吳佳璇目前已從屏東轉往台東「一路向北」,計畫徒步繞完全島,而隨著疫情陰霾漸散,未來可能台灣及四國遍路兩個行程都會是她這個「走路體質」者熱愛的行程。如何規畫分段徒步環島不一定要以省道徒步為限,可依照個人興趣任意停留,規畫出千變萬化的行程。出發前建議先參考Google地圖,將預定走訪的點,連成一氣估算里程,再以每小時步行4至5公里的速率,加上每個點預計停留的時間,還有個人體力限制,進行行程調整。單日約步行25公里,但如果同行者眾,就要多預留一些休息時間。終點則以大眾運輸工具的可近性為考量,並預先查好公車及火車時刻表。如果要過夜,就要搜尋位置適合的民宿、飯店,或有香客大樓的宮廟,並事先預定好。出發前建議培養體力,至少鍛鍊一個月,前期每天至少1萬步,出發前2周,每天能走3、4萬步,就能安心上路。此外,選一雙好走的鞋(或健行涼鞋),查好行程中的補水點,及每日三餐會經過的飲食店,也很重要。最重要的,別輕信某些環島網誌宣稱「只要帶著提款卡,就可以空手上路」,至少隨身包裡要有一條毛巾、一頂輕便防晒帽子及一件防潑水外套,還要帶一套快乾材質的內衣褲、睡衣(上衣、褲子,晚上清洗時可做為替換用),但也不建議帶太多東西,因為這些「行李」最後都會成為「肩頭的重量」。(摘自《一路向南》一書,時報出版) 前一篇文章 優席夫 以色彩開心感受世界 下一篇文章 邱筑君 用人聲讓人生更美好 熱門新聞 01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2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3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4生日號碼 你是天人之選嗎?2025.10.2205【人生課題】愛與勇氣2025.10.2206動物園活動大解密 身分證號碼出現3個1機率多少?2025.10.2207【歷史點滴】林口的蛻變 從茶園、磚廠到新市鎮崛起(上)2025.10.2208東京池袋站出口都往西 外地客傻眼2025.10.2209【生活快門】歡迎光臨貓村2025.10.2210《星雲大師全集》 精選100種譯越南文2025.10.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任務在身 便勇往直前侯一罡 職涯第二春精采萬分煙燻男的異饗世界寫出東台灣的好日子江冠明 不斷意外的人生之旅血液充滿特戰兵精神 作者其他文章大自然清潔隊 維護地球健康彈塗魚、鯽魚、肺魚 皆可離水而活 巴西千湖沙漠 魚兒沙游覓新家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