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韜光養晦 星雲大師 |2022.11.12 語音朗讀 49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pixabay 文/星雲大師兜率從悅禪師,俗姓熊,法號從悅,宋朝虔州(江西贛縣)人,為臨濟宗黃龍派僧人,是雲庵克文的法子。從悅聲名甚揚,隨他學習禪法的人非常多。當他住持長沙鹿苑寺時,寺中有位八十幾歲的長老,人稱為清素首座,平常沉默寡言,獨來獨往。有天,從悅正吃著信徒供養的蜜漬荔枝,看到清素從門前過,就邀他:「這是長老家鄉的特產,一起來吃幾顆吧。」清素說:「自從先師過世後,我已好久沒吃這東西了。」從悅問:「令先師是誰?」清素說:「慈明。」慈明是石霜楚圓禪師的字。從悅聽了非常驚訝,馬上將蜜荔枝全部送給清素,並常找機會親近他。圖/pixabay清素有天問他:「你從誰得到印可?」從悅說:「洞山文和尚。」清素問:「克文從誰得印可?」從悅說:「南禪師。」清素說:「慧南親近先師不久,想不到能有這樣的成就。」從悅聽了,更覺得清素首座的深不可測,便持香展具,要拜他為師。清素堅辭,說:「我雖然服侍先師十三年,但一向福薄,先師交代不可收徒。」圖/pixabay經過一個多月,從悅堅持請清素指點,清素說:「你如此誠懇,讓我違背先師的吩咐。你就將你所知道的告訴我吧!」從悅用盡功夫,反覆請教清素,直到數月後,才蒙清素的印可。清素特別交待他:「克文對你的教導都是對的,恐怕是你太早離開他,才沒有掌握其中奧妙。我如今雖為你點破,使你能受用自在,但日後千萬不可說你嗣我的法。」釋初參曰: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這真是一般人的通病,即使只懂一點皮毛,都迫不及待要教導別人;而一旦湊巧指點別人一二事,從此就以老師自居。清素首座在離開師父數十年之後,仍恪遵師父的教誨,不得為人師;甚至,有真正老師之實,仍不以老師自居。如此難得的情操,足以當世人的模範。──摘自《星雲大師全集‧懷古慨今》圖/pixabay 前一篇文章 【叢林風光】走進圓門 成就自心淨土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看見了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 發菩提心 走上覺醒之路【叢林風光】叢林修持 體證道在當下【叢林風光】薪火傳燈 叢林傳承與開展【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