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1
高雄市翠屏國民中小學校長黃景良熱愛跑步,因為喜歡電影《蜘蛛人》,特地訂購蜘蛛人裝四處參加馬拉松;黃景良分享,參賽時看到許多選手拚勁爭分奪秒,但對自己來說,完成就是勝利,他常用馬拉松賽的過程勉勵學生:
「人會成功、也會失敗,重要的是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2
作家朱全斌在喪偶後,半年內瘦了7公斤、椎間盤突出,卻也讓他透過閱讀、寫作及獨處中,尋覓到一個人過好生活的方法;他愈來愈懂順應天命,也願意花時間了解自己。朱全斌認為:
「認識自己,找到屬於自我的生命喜悅是值得努力的,悟道永遠不嫌遲。」
3
「台灣急診醫學之父」胡勝川1988年學成歸國後,立下3大心願:推動高級心臟救命術、推動急診醫學成為專科、推動緊急醫療救護;心願都上軌道後,他開始推廣「急診人文」,希望急診醫師能以病人為念。胡勝川表示:
「急診醫師內建DNA就是,『那裡需要,我就去那』。」
4
范希聖大學接觸現代五項運動後,讓他思考將這項運動帶回故鄉台東,考取教練資格後,他回到國立台東體育中學當老師;22年來,他帶領孩子以「突破、逆戰」的精神,獲得全國、全中運女子組金牌和男子組前3名的佳績。范希聖說:
「成就更多的孩子,是我當教練的初衷。」
5
8年前一場車禍帶走丈夫的生命,莊詠琳成了單親媽媽,幸好當時受到許多善心人士幫助,公司更發起募款幫她度難關;走過傷痛後,莊詠琳決定發揮善的循環,4年前開始每月送物資幫助偏鄉孩童。莊詠琳說:
「每個人心裡都有善的種子,需要農夫以不同方式灌溉,而我就是那顆種子,盡己心力讓愛發芽。」
6
8月炎炎夏日,很多人須在大太陽底下工作,中國大陸成都有家餐廳,在店門口擺放冰櫃,免費提供水;其實除了冰櫃,老闆趙春豔還擺放免費飲用的涼茶、張貼免費吃麵的海報,還設置清潔工愛心休息站,已經做了3年,她說:
「我只是盡了自己的一點力,希望大家一起將愛心傳遞下去,我也會繼續堅持下去。」
7
7年前,陳琬婷從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畢業後,回到位於新北市金山區的外婆家,打造蝙蝠教育基地並創立生態農場;她以賞蝠和農作體驗,傳遞友善土地與生態理念,並結合在地產業活絡觀光,要把更多青年帶回金山。陳琬婷認為:
「在地產業要一起共好,才能為地方創生。」
8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許金川教授行醫40多年,利用腹部超音波從事早期發現肝細胞癌的研究,並發展出治療方法;從28年前成立肝基會至今,許金川沒有一天停下來,只盼十年滅肝病目標如期達成,許金川說:
「希望親眼看見肝炎病毒消失,自己這輩子的努力能開花結果,台灣人不必再為肝病所苦。」